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寻香承韵突击队感悟侨乡文化,扬文化之美

发布时间:2025-07-06     阅读:
首站:新会文化馆,初遇香韵

第一站队员们来到新会文化馆。踏入馆内,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这里,队员们领略到了新会地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小冈香制作技艺更是其中的璀璨明珠。一件件精美的香制品,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与智慧,从选材到制作,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与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交流,队员们了解到小冈香不仅是一种商品,更是新会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沉浸:新会博物馆,追溯历史

离开新会文化馆,队员们来到新会博物馆。博物馆内,以时间为脉络,展示了新会从古至今的发展变迁。在参观中队员们了解到小冈香不仅是当地百姓的生计来源,还在对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新会走向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

感悟:江门市华人华侨博物馆,联结侨情

江门市华人华侨博物馆是我们实践的重要一站。在这里,队员们了解到海外华侨和祖国的深厚渊源。历史上,众多华人华侨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而小冈香不仅成为了他们寄托思乡之情的载体之一,还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广泛传播。小冈香是联结海内外华人华侨的情感纽带,正如小冈香的宣传语“有华侨的地方就有小冈香”,这句话不仅从侧面说明了小冈香承载着侨胞们的乡愁,也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

行动:街头调研,倾听民意 

除了参观学习,队员们还在华人华侨博物馆附近展开了问卷调查活动。我们向不同年龄、职业的市民发放问卷,调查他们对小冈香的认知、使用习惯以及对小冈香产业发展的建议。在与市民的交流中,队员们听到了许多宝贵的声音。有的市民希望加强小冈香文化的宣传推广,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并学习传承这一非遗传统技艺;有的则建议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些来自基层的意见,为小冈香产业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穿梭于新会博物馆、江门市华人华侨博物馆的时光长廊,小冈香的烟火气与侨乡记忆、城市文脉悄然交融。街头调研时,市民们或清晰、或模糊的讲述,皆化作传统文化传承的注脚。这场青春文化探寻之旅,让我们触摸到小冈香在历史与当下的温度。未来,愿以青春为舟,载着对文化根脉的敬重,让小冈香的芬芳,既在博物馆的展陈里沉淀厚重,也在城市街巷的烟火中肆意流转,续写传统与现代共荣的崭新篇章 。

 

 

作者:寻香承韵突击队    来源:寻香承韵突击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九江学院艺术学院三下乡实践
  • 九江学院艺术学院三下乡实践
  • 聚焦“传非遗,振乡村”,组织团队赴流坑村。开展古村落保护调研、非遗傩舞等文化体验;参与巡河护河、樟树林维护生态实践;学习蚕丝被
  • 07-07
  • 昆虫探秘启童智,实践传知暖社区
  • 昆虫探秘启童智,实践传知暖社区
  • 2025年7月6日,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此青绿”实践队走进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安泰街道于山社区,与福州市鼓楼区海容青少年社会工
  • 07-07
  • 履新淬擎志,“融”光聚青春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暑
  • 循前人教诲启新章,以青春之名挺担当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
  • 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寻香承韵突击队感悟侨乡文化,扬文化之美
  • 探寻指尖艺术 走近乡村书院
  • 探寻指尖艺术 走近乡村书院
  • 7 月 6 日,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耕培启润” 志愿服务团走进酉阳县何家岩村,开展非遗苗绣和乡村文化主题调查访谈。上午,成员
  • 07-06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