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各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护理与康复学院“医路生花·薪火富平”暑期社会实践团同学们怀揣着热忱与期待,踏上了前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的征程。
生于伟大时代,同学们偏选择逆行向山,以青春作舟楫,在蝉鸣聒噪的盛夏毅然启程,去寻找,去参与,去记录。去见证乡村振兴路上的硕果累累,这一路上,青春是最坚实的行囊,装载着无畏与热爱;她们一群人一条心,聚沙成塔,向同一个方向,追梦前行。
第一章:义诊时的温情交响
2025年7月3日,同学们怀揣着热忱与期待,正式踏上了前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的征程。
在富平炽热的阳光下,同学们的义诊区前流淌着别样的温暖。
同学们忙碌的身影成为最亲切的风景,血糖仪连接起跨越年龄的信任。俯身为老人测量血压时,总会不自觉放慢语速,将专业术语化作"日常琐碎"的叮咛。当听到奶奶颤巍巍地说"今天可太幸福了,多了这么多孙子孙女"时,眼眶突然就湿润了。当看到小区负责人顶着烈日为同学们送来冰凉的矿泉水时。指间的凉意直击心灵深处,当听到中医耳贴区传来阵阵笑声,银发阿姨们像小姑娘一样一起畅聊, 平静的语气里藏着动听的话。就像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暖,总能恰到好处地沁入心田。这些细碎的温暖像一串散落的珍珠,在不经意间串联成最动人的风景。原来善良从来不需要惊天动地,它可能只是烈日下的一杯温水,是长辈布满皱纹的手给出一个肯定的手势。
图为朝阳名苑小区权逸帆同志进行健康宣教。王怡婷 供图
第二章:减肥操里的健康密码
7月4日,富平县文化中心广场变身露天健身房。为积极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三年计划号召,同学们当天下午在富平县文化中心广场开展线上线下同步科学健康减肥操,让广大群众做到“三知一管”,即知晓健康体重标准、知晓自身体重变化、知晓体重管理办法,科学管理自身体重。
活动现场,音响里动感的音乐一响起,就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原本只是好奇围观的人们,在领操员热情洋溢的带动下,纷纷加入到跳动的队伍中来。令人惊喜的是,许多老年人也勇敢地迈出了步伐,积极参与其中。
第三章:红色记忆中的赤诚与初心
2025年7月5日,从守护村民健康的义诊现场出发,到夯实党团根基的红色阵地,同学们循着党群的连心桥,走进了各位党员前辈的家中。
她们走进承载岁月痕迹的老旧小区,斑驳墙体与整洁巷道的鲜明对比,源于老党员赵玉珍数年如一日的坚守。从晨曦微露到暮色降临,她手持扫帚清扫巷道的身影从未缺席,那句“党员就是要带头干”,带动居民从观望到主动加入,共同维护家园。在党员同长惠简朴家中,青岛当兵时战友所赠的毛泽东画像庄重悬挂,《梁家河》等红色经典被翻阅得满是毛边,笔记本上“红色基因不仅要珍藏在书本里,更要流淌在血脉中”的字迹,彰显着赤诚初心。走进革命前辈李广成家中,他自述曾于中央警卫团服役七年,荣获“营级英雄模范”,多次受邀回原单位宣讲、赴京观礼,许下“一日从军,终身受益;一日为兵,终身是兵”的铮铮誓言,以及对新时代党员脚踏实地、立足本职践行使命担当的殷切嘱托,诠释着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政治底色,激励着红色薪火代代相传。
图为赵玉珍同志家巷道。郭周怡 供图
第四章:红色印记里的坚守与传承
2025年7月6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护理与康复学院"医路生花·薪火富平"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启了一场浸润人心的红色之旅。
同学们先后参观关中革命纪念馆、习仲勋故居与习仲勋陵园。泛黄地图、锈迹武器等珍贵展品,配合解说员讲述,重现习仲勋自13岁入团投身革命,狱中坚守信仰转为党员的奋斗历程。展厅墙上“同心同德,继往开来”的烫金大字,与陈列物件更让同学们读懂革命信仰的传承意义;踏入习仲勋故居,泥土老屋、斑驳墙面见证他从这里踏上征程,他以毕生践行“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的誓言,将个人命运与家国血脉紧紧相牵,在历史长河中镌刻下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在习仲勋陵园,松柏环绕的石雕座像庄严肃穆,同学们手捧象征清正与深情的白菊鞠躬缅怀,以庄重仪式表达对先辈品格的敬仰与革命精神的传承之志。
风卷旌旗,浪潮翻涌,同学们在三下乡的旅程中短暂交汇,又在归程时目送彼此远去。当活动落下帷幕,潮声渐歇,心中满是对这场相遇的珍视与敬意。也许,三下乡的意义,远不止于给予他人温暖与帮助,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一次成长。用镜头定格的每一个瞬间,未来回看都会是闪闪发光的回忆,致敬所有为乡村振兴努力的她们!
图为渭运社区南韩花园小区居民合照。王怡婷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