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江淮大地浸润在炽热的夏意中,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星火逐光红色实践团踏上了一段追寻红色记忆的旅程。在7月2日至5日期间,他们先后走进界首市老年大学专访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红色宣传团成员、参战老兵、界首关工委“五老”成员--代建礼老战士,前往阜阳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还深入传统商铺与店主和周边居民交流,随机与商业街和社区广场的过往行人进行访谈。在这短短几天的学习中,那段红色岁月不断地渲染着青年大学生的赤子之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深深的扎根于新一代的红色血脉里,在斗志和蓬勃的生命里生根发芽。
专访参战老兵代建礼:听峥嵘故事,承红色精神 阳光透过界首市老年大学的枝叶,在地面洒下斑驳光影。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星火逐光实践团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这里,对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红色宣讲团成员、参战老兵、界首关工委“五老”成员--代建礼老战士进行专访。
采访中,代老战士以真挚的情感向我们讲述了他自己的心路历程。访谈中,他缓缓讲述人生经历:青年时期,怀着报国热忱奔赴战场,在枪林弹雨中与战友并肩作战,历经生死考验;退伍后,扎根基层岗位,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踏实工作,默默奉献;退休后,主动加入关工委“五老”队伍,走进校园、社区,讲述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代老战士言辞恳切,反复叮嘱团队成员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最后,代老战士与团队成员合影留念,这一刻,两代人的手握在一起,红色精神也在这一握中完成了传承。
图为星火逐光实践团成员采访代建礼老战士。田泽坤供图
深研阜馆铭英烈:品抗日史迹,传铁血担当 时光流转,团队成员走进了阜阳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了红色抗日主题实践活动。
踏入纪念馆,展示柜陈列着的抗日文物:斑驳的勋章、系着红绸的冲锋号和泛黄的手稿,都无声诉说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在史料展区,各种资料清晰呈现抗日战斗的艰辛与成果,每一段文字背后都有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烈士碑上的年轻面孔、展厅满墙的烈士姓名,感受到无数英雄为抗日胜利献出一切的崇高精神。展厅内陈列的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参观过程中,成员们或驻足凝视,或低声交流,在历史的印记中感悟着先辈们的伟大精神。实践尾声,成员们在革命英雄群雕前合影。群雕中,战士们高举旗帜、冲锋向前的姿态,彰显了革命先烈英勇无畏、为理想奋斗的精神风貌。
图为星火逐光实践团成员参观学习革命时期照片。田泽坤供图
广询街巷忆烽烟:采众人口述,悟和平珍贵 临近黄昏,团队成员围绕抗日战争主题,队伍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调研。随机选取商业街、社区广场等地的过往行人,同时深入传统商铺、老字号门店,与店主及周边居民展开交流,倾听来自民间的抗战记忆。
大家纷纷讲述个人听闻的抗战故事,分享所了解的家乡曾经历的战火岁月。在与不同人群的交流中,大家听到了许多从未在书本上看到的故事,这些故事从普通百姓的视角,勾勒出了一幅全民抗战的宏大画卷,让大家更深刻地体会到那段历史的沉重,也更加珍惜如今的和平生活。
图为星火逐光实践团成员采访过往居民。田泽坤供图
传承红色精神,砥砺奋进前行 从与参战老兵面对面的交谈,到在革命烈士纪念馆的沉浸式学习,再到深入民间的调研,这一系列活动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尘封的历史之门。参与者们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深刻领悟到红色革命精神的内涵。它是老战士们浴血奋战的坚定信念,是革命烈士们舍生取义的无私奉献,是普通百姓在危难时刻的团结抗争。这种精神,穿越时空,激励着当代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勇前行。如今的和平岁月,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每一个人都应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讯员张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