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湖南信息学院“湘耘青禾”实践团赴衡南县怡海村开展绘荷路线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

7月8日,在晨光漫过怡海村的三色大马路时,实践队的队员们已坐在村委会的长桌前,听罗书记细数“三下乡”的三件要事。
“你们年轻人活力足,但安全永远是头一条。”书记指着窗外蜿蜒的田埂,语气恳切,“田边的泥路滑,池塘边的青苔多,走村入户可得多留心。”他顿了顿,叮嘱要带几盒藿香正气水:“这几日暑气重,第二条就是防中暑,不舒服就赶紧歇着,村医随时都在。”谈及最后一点,他望向远处的荷塘,眼里泛起笑意:“怡海村的荷花正盛,老宅子的木窗棂也有味道,你们多走走看看,帮咱好好宣传宣传。”
图 为“湘耘青禾”团队成员与怡海村罗书记合影。欧婧摄
 
带着书记的嘱托,队员们踏着晨露走进村子。白鸭在塘里划出粼粼波光,农家小户的院落地坪晒着金黄的苞米,墙角的牵牛花顺着竹篱攀成绿瀑,基层的烟火气在脚步间慢慢铺展。
 
 
图 为团队成员设计的怡海村荷花池旅游路线图。朱玉莹摄
午后的蝉鸣里,队员们铺开图纸勾勒荷花池路线。从观荷亭到采莲桥,从铺着小碎石的泥路到水泥小路,每一处标注都藏着对乡村美景的珍视。笔尖划过纸面,不仅绘出了怡海村荷花池的轮廓,更记下了基层的温度。这趟旅程里,安全是底线,健康是保障,而探寻与传播乡村之美,正是他们走进田野的意义所在。
 
作者:彭嘉瑜    来源:彭嘉瑜 欧婧 朱玉莹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界首彩陶调研行:探寻非遗传承脉络
  • 界首彩陶调研行:探寻非遗传承脉络
  • 团队触摸到界首彩陶的历史温度与传承阵痛,更在青年与非遗的碰撞中,窥见千年窑火重燃的微光 —— 当热爱锚定传统,创新点亮未来,非遗
  • 07-09
  • 青春探源烤鱼非遗,定格特产创新实践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