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绘脸谱识情绪,悦自我向阳光——青红服务队三下乡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

绘脸谱识情绪,悦自我向阳光

        为帮助学生科学认识情绪、掌握调节方法,培育心理健康素养,惠来县锡溪学校的同学们在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青红服务队龙文文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以“大战情绪怪兽,悦纳拥抱自我”为主题的情绪脸谱课堂。活动以认知、实践与互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让同学们在趣味体验中探索情绪奥秘,学会与自我和谐相处。

识情绪:解锁 “情绪家族” 的密码

        “情绪就像我们身边的小伙伴,各有各的性格。”课堂伊始,龙老师以生动的比喻引入。她逐一介绍“情绪家族”的成员——活力充沛的“乐乐”,会因愿望实现而眉开眼笑,为生活注入热情;温柔敏感的“忧忧”,在面对失落时眼角低垂,却能帮助人适应变化;行动力十足的“怒怒”,虽因目标受阻而皱眉握拳,却能让人坚定地守护自我界限……
从基础的“喜、怒、哀、惧”,到贴近日常的 “焦焦”(焦虑)、“丧丧”(低落)、“慕慕”(羡慕),龙老师结合同学们的生活场景,解析每种情绪的来源、表现与积极意义。“考试前心跳加速、手心出汗,这是‘焦焦’在提醒我们做好准备哦!”龙老师的讲解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大家纷纷举手分享自己与“情绪小伙伴”相遇的故事,课堂氛围愈发活跃。
图为龙文文老师带领同学们认识“情绪家族”,李欣摄
 

控情绪:掌握与情绪共处的 “小妙招”

介绍完基本情绪后,龙老师为同学们讲解情绪调节方法。她示范 “4-4-4 深呼吸法”:“用鼻子慢慢吸气 4 秒,屏住呼吸 4 秒,再用嘴巴缓缓呼气 4 秒……”。同学们端坐凝神,随着指令调整呼吸,原本有些躁动的课堂渐渐沉静。
此外,龙老师还分享了“注意转移法”——不开心时,跑跑步,读一本喜欢的书,让快乐悄悄回来;“积极暗示法”——把“我做不到”换成“我可以试试”,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优秀。同学们认真记录,不时跟着练习 “正向自我对话”,用鼓励的话语给自己打气,课堂里满是专注的神情。
图为龙文文老师为同学们讲解情绪调节方法,李欣摄
 

绘脸谱:让情绪 “看得见”

在龙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对情绪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带着这份理解,情绪脸谱制作环节紧接着拉开了序幕。同学们利用黏土,专注地捏造着各种情绪的形状:有的用上扬的嘴角和弯弯的眉眼勾勒出“快乐”;有的以低垂的眼角、下撇的嘴唇刻画着“悲伤”;还有的则用紧锁的眉头和瞪大的眼睛展现着“愤怒”……龙老师穿梭在各小组之间,或俯身指点塑形技法,或轻声引导情感表达。随着黏土在同学们的指间被捏取塑造,一张张色彩鲜明、表情生动的脸谱逐渐成型。这些充满个性的作品里,每一圈指纹、每一个形状都蕴含着同学们对情绪的独特理解与悄然的接纳。
图为同学们在龙老师的指导下制作情绪脸谱,李欣摄
 

展成果:在分享中收获成长

制作完成后,小组展示环节欣然而至。同学们分组上台,举起自己的情绪脸谱,讲述创作灵感。分享结束后,龙老师总结道:“情绪没有好坏,就像天气有晴有雨。认识它、接纳它,我们才能成为情绪的主人。” 同学们纷纷点头,手中的脸谱仿佛变成了理解自我的 “钥匙”,打开了情绪世界的大门。
图为同学们分组展示情绪脸谱,李欣摄
 
         此次情绪脸谱课堂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识别情绪的“密码”,更掌握了与情绪共处的“良方”。这场关于情绪的生动探索,悄然在同学们心中播下了接纳自我的种子。以此为起点,青红服务队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助力更多学生在理解情绪、悦纳自我的过程中,不断汲取成长的养分,让阳光心态铺就同学们明亮的成长之路,更让“悦纳自我、温暖他人”的美好理念,在这片沃土上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作者:龙文文    来源:青红服务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节奏跃动心灵,歌声燃起热爱
  • 7月9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向思蔓走进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徐家中心小学,为徐家中心小
  • 07-09
  • 青春足迹踏乡野,民访心声传千里
  • 2025年7月8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走进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志愿者们拜访当地民众,旨在深入了
  • 07-09
  • 凝聚“她”力量,共绘志愿新画卷 ——湘大学子对话巾帼力量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