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青春赋能鸣玉,实践助力振兴 ——经济与管理学院“稻香经愿“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简报

发布时间:2025-07-11     阅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青春力量推动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与振兴,2025年7月9日,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稻香经愿“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奔赴重庆南川鸣玉镇,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在当地开展产业调研以及“直播助农拓销路”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乡村数字经济注入青春活力。

躬身劳作,体验农桑艰辛

  为迅速了解当地生产,团队成员们深入特色间种农田。农户将玉米、大豆、桑树间种,运用科学智慧,提高经济效益。志愿者们积极投身除草劳作,迎着细雨,俯身弯腰,细心清除田间的杂草,亲身体会到了农业生产的辛劳与不易。这不仅是一次体力劳动,更是一堂生动的农耕文化实践课,志愿者们既能深刻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同时也对当地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实际认知,为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基础。

产业探访,解码振兴引擎

  在鸣玉镇谭书记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产业调研,实地参观了鸣玉镇的稻米菜油加工厂。谭书记为志愿者们详细介绍了从原料筛选、智能化加工流程到品牌化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运作模式,同时谭书记也袒露了目前“稳糖米”仍然面临着品牌宣传不到位以及缺少线上购买顾客等实际,这也让经管学子们对鸣、玉镇该如何立足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以驱动乡村产业振兴有了更加具象且深刻的思考。

问卷调查,精准把脉需求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产业发展中的挑战及农户的实际需求,志愿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开展了详尽的问卷调查,共收集到超过200份有效问卷。这些数据将为后续分析产业发展瓶颈、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提供坚实依据。志愿者们将基于调研结果,运用专业知识撰写计划书,为鸣玉镇的产业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直播带货,赋能文创出圈

  团队充分发挥新媒体营销优势,志愿者们在抖音平台开设了专场直播,热情介绍鸣玉镇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直播过程中,志愿者们通过镜头展示与互动讲解向大家全方位展现了赋有鸣玉镇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观看直播的观众也纷纷响应,热情下单。这场直播有效扩大了鸣玉文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功促进了乡村文化的传播,为当地特色产业开辟了广阔的线上市场空间。

创新推介,激活“云上”农耕

  团队聚焦鸣玉镇桑田产业创新推出了的“我在沟沟有块田”——云认养农田项目,并在抖音平台进行了专场直播解读。直播清晰阐释了该项目“线上认养、线下托管、全程溯源、收获直达”的运作模式,有效解答潜在用户的疑问,极大提升了在线观众对这一助农惠农新模式的认知度和参与意愿,赋能农业项目。“云认养”模式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开播10分钟内点赞量突破1万,弹幕互动热烈,充分展现了直播电商在助农增收中的显著成效,也让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青年行动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坚定了服务乡村发展的信念。

  今日“三下乡”系列活动圆满完成,成效显著。团队成员们在活动过程中不仅锤炼了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国情农情的认知。经管学子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乡村发展,助力振兴内核;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活乡村数字经济潜力。经济与管理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化校地合作,为鸣玉镇及更广大乡村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贡献的经管方案与青春动能!

作者:经济与管理学院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一笔烙下屯垦史 七彩传承红色魂
  • 一笔烙下屯垦史 七彩传承红色魂
  • 7月10日,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追溯红色记忆,共赴红色征程”寻访团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白杨市163团,与兵团现代套彩
  • 07-11
  • 青春赋能乡村教育 多元活动绽放光彩
  • 邵阳学院天使之翼志愿服务团:趣味闯关学安全,青春力量暖乡校
  • 对河村开展“慢病康养”讲座,老人乐享健康知识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