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塔里木大学三下乡——科技与梦想碰撞,播种探索世界的种子

发布时间:2025-07-13     阅读:
  七月的昆玉骄阳似火,却挡不住孩子们求知的热情。7月12日,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AI赋能,童行筑梦”志愿服务团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二二四团十一连,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与文化交流活动。志愿者们通过AI技术、编程教学、家乡文化分享和胡杨精神传承,为当地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与世界的窗口。
  科技艺术碰撞激发创新思维
  在充满童趣的课堂上,志愿者们化身艺术导师,带领孩子们徜徉在艺术的海洋。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到梵高的向日葵,一幅幅世界名画在讲解中焕发新生。最令人惊喜的是AI绘画体验环节,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通过简单的指令,瞬间化作一幅幅充满创意的数字画作,科技的神奇魔力让每个孩子的眼中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种突破传统的创作方式,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科技与艺术碰撞的奇妙火花。
(图1  团队成员李怡在教孩子们学习AI绘画)
  编程魔法课堂解密游戏世界
  在编程教学环节,志愿者们从孩子们熟悉的五子棋、扫雷等游戏入手,揭开编程的神秘面纱。通过简单的演示,孩子们了解到游戏背后的代码逻辑。志愿者们还展示了AI辅助编程的强大功能。传统需要数小时编写的代码,在AI的帮助下只需几分钟就能完成。这种效率的对比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发展带来的变革。志愿者们不失时机地鼓励道:“学好这些本领,将来你们也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游戏世界!”
(图2  团队成员杨清在向孩子们讲解AI代码创作)
  文化搭建桥梁打开世界窗口
  乡音袅袅,情意绵绵。“重庆的轻轨穿楼而过,四川的熊猫闻名世界,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尽显辉煌,安徽的皖南诗意宁静,内蒙古的草原一望无际……”志愿者们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向孩子们描述着家乡的风土人情。孩子们聚精会神的听着这些远方的故事,脸上写满好奇与向往。志愿者们借此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未来走出家乡,探索更广阔的天地。
(图3  团队成员冯玉露在向孩子们讲解四川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
  胡杨精神传承厚植家国情怀
  活动特别设置了“胡杨精神”主题教育环节。通过讲述胡杨树“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特质,志愿者们引导孩子们思考坚守与成长意义。团队负责人张柏峥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更要在他们心中播下对疆外世界的憧憬,鼓励他们勇敢走出这片土地,去探索更广阔的天地。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孩子们如胡杨般坚韧不拔的品格,让这份品格成为他们未来前行的底气。无论将来走到哪里,都能始终心系家乡的热土,怀揣报效祖国的赤诚。”
(图4  团队成员杨清在向孩子们讲解胡杨精神)
  此次活动从科技启蒙、文化交融、精神传承三个维度发力,更在互动中悄然激发孩子们对祖国各地的好奇,无论是万里长城、江南水乡,还是不同民族的节日习俗、地域趣闻,都在活动中化作生动画面。这为孩子们搭建了通往未来的桥梁,让他们在多元体验中触摸成长的更多可能。未来,团队将持续开展系列实践活动,用丰富的形式与内容,让更多孩子对真切感受科技的独特魅力,也在陪伴中传递知识的温度与成长的力量。
  (文/张怡璐 杨清·摄/刘翔宇)
作者:张怡璐 杨清    来源: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塔里木大学三下乡——科技与梦想碰撞,播种探索世界的种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