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聚焦基层治理,共绘振兴新貌

发布时间:2025-07-13     阅读:
                七月流火,暑意正浓。7月11日,江西师范大学“瓷韵乡兴·永和先锋”暑期三下乡实践队深入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对话镇人大副主席,解码这座赣中乡镇以服务型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密码。从“硬手段”到“软服务”,从环境整治到产业破局,永和镇的探索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环境蝶变:从“脏乱差”到“美如画”的乡村底色
    “2018年刚来时,卫生条件还很差。”张主席坦言。短短数年,永和镇通过集中攻坚实现乡村面貌焕新:全域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升级,农业道路全面硬化,部分村庄铺上柏油主路;污水治理系统落地生根,自来水“户户通”覆盖全镇。队员们认真聆听,不时点头,深切体会到一条条洁净村道、一座座净化设施背后凝聚的汗水与智慧,它们夯实了宜居宜业的乡村根基。
    治理转型:拆解“硬钉子”的柔性智慧
    回顾基层治理挑战,殡葬改革曾是痛点。“2016年推行时,收缴棺木引发激烈冲突,甚至有村主任与村民发生肢体冲突。”张主席语气沉重。队员们不禁追问道:“从当时的激烈冲突到现在的平稳推进,转变的关键是什么?”张主席欣慰地表示,“命令式”管理已成历史,服务理念已深植肌理。“我们不再用强硬手段逼迫村民,而是靠劝说、交换和反复沟通。”医保社保催缴季,镇村干部包村包户、上门讲解,便民服务中心为老人代办缴费,点滴细节折射治理温度。
    产业破局:在“看天吃饭”中蹚出新路
    永和镇农业面临土地、资金、技术、自然风险四重“拦路虎”。面对产业短板,本土农业合作社正主动突围。火龙果种植曾因广西低价冲击和内涝灾害损失惨重,种植户转而探索深加工与品种多元化——果冻橙、耙耙柑等新品相继试种,果酒、果干等衍生品延长产业链。“单一种植抗风险弱,必须多条腿走路。”张主席点出转型关键。队员们眼神中流露出思索,对传统农业向多元化、韧性化转型的必要性和艰难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此次采访,实践队深刻感受到了永和镇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的不易和伟大。当“服务”取代“命令”,当合作社在风浪中调转船头,基层的韧性便在这片红土地上悄然生长。未来,实践队将持续关注基层发展动态,积极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让青春在服务乡村的征程中绽放绚丽光彩。
作者:匡春艳 袁欣怡 马美晴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深耕乡土铸医魂:临床学子三下乡纪实录——医路星火践初心 文化传承谱新篇
  • 阳明书院传心学,庐陵文化续古韵
  • 吉州窑边绘彩韵,非遗薪火代代传 ——江西师范大学“瓷韵乡兴·永和先锋”队对话吉州窑
  • 聚焦基层治理,共绘振兴新貌
  • 聚焦基层治理,共绘振兴新貌
  • 三下乡实践队深入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对话镇人大副主席,解码这座赣中乡镇以服务型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密码。
  • 07-13
  • 江西师大学子三下乡:探秘吉州窑火,共绘茶瓷新篇
  • 巢湖学院十二载接力 青春暖流涌烔炀镇中李村
  • 童心知分类,绿色满永和——江西师范大学“瓷韵乡兴·永和先锋队”开展环保宣讲活动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