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戴煜洋)7月15日清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惠溪知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妇女主任王玲、指导老师何睿的带领下,踩着被夜雨洗亮的石板路,再次走进古丈县会溪村,把防返贫检测对象政策送进更偏远的青梅树组,让走访比首日更“接地气”。
脚步再量民情
“您家茶叶一年能采几斤?销路靠谁?网络信号稳不稳?”大学生们把问卷拆成“聊天题”,一边和老人唠家常,一边把“茶叶卖不上价”“季节性缺水”等急难愁盼写进备注栏。
屋檐下的追问
“水井最远要挑多久?”“茶青一斤比去年少卖几块钱?”在黄泥组,队员们蹲在灶门前与老人同坐一条板凳。老人指着纸上上的“季节性缺水”选项直点头:“去年天干,半夜三点去排队,水桶磕破了底。”一句大白话,被队员用红笔重重标上星号。
老党员的新期盼
推开老支书的木门时。听到“昨天大家说想拓宽产业路”,老人放下篾刀:“我修过第一条毛路,如今盼第二条能通货车。”“政策年年新,我也得跟上,村里要搞合作社,我第一个报名!”

图为团队成员与老党员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