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一师学子三下乡:“数映红途” 剪纸课:让中国结在乡村校园绽放光彩

发布时间:2025-07-17     阅读:
  (通讯员:潘超红 刘林杰 张佳仪)2025年在湘西古丈民族中学的教室里,红纸翻飞间,一个个寓意吉祥的中国结剪纸逐渐成形。“数映红途”乡村振兴促进团教学组的组员们正带领着同学们,用剪刀与红纸对话,在指尖的灵动中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也让乡村校园里多了一抹别样的文化亮色。

  课堂里的文化密码
  中国结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承载着“团圆”“美满”“吉祥”的美好寓意,其复杂而对称的结构中,藏着传统美学与数学逻辑的巧妙融合。教学组的组员们没有直接上手教剪法,而是先从中国结的文化内涵讲起:“大家看这个‘盘长结’,它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就像我们民族的传承,生生不息。”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剪纸结构,组员们结合乡村孩子熟悉的生活场景打比方:“中国结的绳结交错,就像山里的小路,看似复杂,其实有规律可循。”随后,他们一步步示范折叠、画线、裁剪的步骤,从简单的“双钱结”到稍复杂的“吉祥结”,耐心纠正同学们的握剪姿势,提醒大家注意对称角度。

  
  红纸间的乡土情怀
  在古丈这个多民族聚居的乡村地区,剪纸课堂不仅是一次技艺教学,更成了文化认同的纽带。课堂结束后,同学们举着自己剪的中国结合影,红纸映着笑脸,格外动人。有同学把作品小心地夹在课本里,说要带回家给父母看。教学组的一位组员说道:“当看到孩子们眼中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自豪,突然明白‘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文化的扎根与生长。”
  
  
  这场剪纸课堂,以中国结为媒,让“数映红途”促进团的组员们与乡村学生在文化传承中相遇。剪刀剪下的不仅是红纸,更是对传统的敬意;成形的不仅是中国结,更是一份扎根乡土的文化自信。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这样的文化课堂或许微小,却在悄然播撒着传承的种子。
作者:潘超红 刘林杰 张佳仪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桂工“青春火苗”点燃乡村新貌:双线行动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