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学子三下乡:以剪为笔,以数为魂:一堂连接传统与思维的剪纸课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
(通讯员:潘超红 刘林杰 覃张敏)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映红途"促进团的剪纸课堂上,我见证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美育实践。教学组成员张煦涵以"对称剪纸"为切入点,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传统手工艺完美融合,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与数学思维的大门。
课堂上最打动我的,是张煦涵如何将数学中的对称概念转化为孩子们可感可知的艺术实践。当她引导孩子们观察窗花、雪花等生活中的对称图形时,抽象的数学原理突然变得生动起来。我看到孩子们的眼睛亮了起来——原来数学不只是课本上的公式,它就在我们身边,在每一片雪花、每一扇窗花中。这种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孩子们理解了对称的概念,更培养了他们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张煦涵对步骤的细致分解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她将剪纸过程拆解为折纸、绘图、裁剪等清晰步骤,这种结构化思维正是数学思维的体现。而当我看到孩子们专注地跟随每个步骤,最终完成自己的作品时,我意识到这不仅是手工课,更是一堂生动的逻辑思维训练课。特别是那些起初遇到困难的孩子,在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最终完成作品时,脸上绽放的不仅是成功的喜悦,更有一份克服困难后的自信。
促进团表示将继续开展此类特色课程,这让我充满期待。这样的美育实践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堂体验,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当孩子们举起自己剪出的对称图案时,他们收获的不仅是一件手工作品,更是一份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一种用创意改造生活的信心。而这,正是教育最美的模样。
作者:潘超红 刘林杰 覃张敏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