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田埂传声韵,推普润乡心 —— 河南科技大学实践团槐庄推普记 为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清风吹遍乡野,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鲜活动能,2025年7月17日,河南科技大学信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

田埂传声韵,推普润乡心 —— 河南科技大学实践团槐庄推普记

为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清风吹遍乡野,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鲜活动能,2025年7月17日,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红‘芯’智颂,‘语’路同行”推普实践团走进洛阳市伊川县槐庄,开展以传统文化传承为导向的推普实践活动。
 
图为推普团与村干部合影留念
古村蕴家脉,家风盼传扬
槐庄的晨雾里藏着千年故事。这座北依龙门风景区、西临焦枝铁路的村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与永和古寨的残垣镌刻着历史印记,而世代延续的家风家训。 更是村落文化根系里的珍贵养分。
推普团一行,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参观马氏祠堂。从泛黄族谱里的先辈诫训,到口耳相传的家族故事,这些承载着乡土伦理、价值传承的文化符号,因方言表述的局限,在向外传播时易产生理解隔阂,所以推广普通话成了破局关键。这不仅是提升乡村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传承传统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图为讲解人员带领实践团参观马氏祠堂

院落话家常,温情融教与学

  实践团成员轻叩门框、跨过门槛,走进槐庄一户户院落。他们围在村民身旁,以“话家常”的方式可开启推普工作:“奶奶,‘你吃早餐了么?’用咱洛阳话怎么说呀?”“你吃早起饭了某?”“那‘明天要下雨’呢”“明儿个要下雨嘞!”。一问一答间,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被生动展现。成员们结合生活场景,耐心讲述规范用语的应用。成员们还将反诈知识融入其中,通过过案例提醒村民:“奶奶,要是您接到电话说中了大奖,可先别急着激动,咱得先核实清楚——这就是十有八九的电信诈骗!”
 
图为推普团成员与村民话家常

田埂作课堂,劳作伴声长

田埂上的课堂,最是生动。绿意漫过脚踝的农田里,农民伯伯指着作物教队员辨认 “春播的谷、夏种的豆”,队员们便借着劳作的间隙,把 “灌溉”“施肥” 的字音融进风里,把 “锄头”“镰刀” 的读法掺进泥土的芬芳。汗珠坠落在田垄上,溅起的不仅是尘土,还有夹杂着乡音与普通话的笑声,那是最质朴的教学相长。

图为农民伯伯教农艺,推普团传普通话

 

声入乡野里,推普助振兴

乡音是根,深扎故土;普通话是翼,翱翔四方。当字正腔圆的声线汇入田垄阡陌,沟通的壁垒化作发展的通途。推普,不仅让乡亲们紧握时代的“麦克风”,更让沉睡的村落听见世界的回响——乡村振兴的壮阔和声,正从每一句清晰地表达中,澎湃而起!
 
作者: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来源:匠“芯”智行·擎动河洛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田埂传声韵,推普润乡心 —— 河南科技大学实践团槐庄推普记 为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清
  • 重庆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王红旭班“绿茵梦想”团队赴志丹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
  • 资环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秦淮调研行,环保护河清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