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弹力的奥秘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
    为积极响应 “百千万工程” 推动科学教育普惠的号召,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四进永和服务队队员胡玉斌于 2025 年 7 月 18 日在社区活动中心开展创新科普课程《弹力的奥秘》。本次活动通过 Scratch 编程与物理实验的深度融合,将抽象力学原理转化为可视化探索体验,为基层青少年搭建起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科学实践平台。
    课堂以动态视频揭开序幕:蹦床弹跳、弹簧复位、弓弦发射等生活场景中,形变物体的 “形变 — 恢复 — 发力” 过程形成循环演示,精准聚焦 “弹力是物体恢复原状产生的力” 这一核心概念。老师以 “被压弯的蹦床总想变回原样” 的具象表达,将抽象的弹性概念鲜活可感地呈现在学生们面前。
    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课堂精心设计了三阶递进式闯关任务:首先是 “弹性物质大鉴别”,学生们对照 PPT 图片,亲手触摸、拉伸彩虹圈、橡皮泥、木块等实物进行判断。“彩虹圈能变回去,橡皮泥不能!” 孩子们在动手比较中,清晰区分了弹性与非弹性物质。随后是 “彩虹圈实验室”:学生分组合作,用不同力度拉伸彩虹圈(控制形变程度),观察并测量弹起乒乓球的高度,亲身体验 “形变越大,弹力越强” 这一科学特性。此外,老师还演示了彩虹圈被过度拉伸后无法恢复的现象,直观说明 “弹性限度” 的概念。最后的关卡 “跳一跳大比拼”,结合 Scratch 编程的趣味挑战,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通过老师的演示与讲解,学生们熟悉了游戏规则 —— 通过控制虚拟弹簧的形变程度使角色跳过平台,随后在 Scratch 环境中亲手操作编程实现。“我按刚刚学到的,把弹簧拉到最长!果然跳得远。” 学生们兴奋地尝试,在虚拟角色的跳跃轨迹中深化了对弹力大小与形变程度的理解。
    本次“弹力的奥秘”课堂,从生活中的弹力现象引入,到动手实验探究规律,再到编程游戏应用原理,环环相扣的设计有效引导孩子们完成了从好奇到探索的转变。,以 Scratch 编程为创新纽带,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趣味盎然的互动体验。在动手操作和游戏实践中,学生们不仅理解了弹力核心概念,更激发了科学探究的热情。四进永和服务队将继续以 “百千万工程” 为指引,创新形式播撒科学种子,激发基层儿童科学探索热情。
通讯员:胡玉斌
作者:胡玉斌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四进永和服务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弹力的奥秘
  • 弹力的奥秘
  • 为积极响应 “百千万工程” 推动科学教育普惠的号召,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四进永和服务队队员胡玉斌于 2025 年 7 月 18 日在社区活动
  • 07-20
  • 长大学子三下乡:推进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校准新青年人生奋斗航向
  • 红领巾课堂传绿意 麦盖提童心播希望
  •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禁毒青力量 法治健康行”暑期社会实践团赴西安
  • 非遗薪火照河西,古韵华光映丝路
  • 心牵留守童,爱暖少年——兰州理工大学学子用爱书写留守儿童的梦想篇章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