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一师学子三下乡:关注“被夸羞耻症”,心理健康课引导学生正向认知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
  (通讯员:潘超红 刘林杰 钟雯)7月15日,古丈县民族中学的阶梯教室里座无虚席,一场以“被夸羞耻症——内耗的根源”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课程在此温情开讲。这场别开生面的课堂,成为校园里破解青少年心理困境的生动实践。
  课程伊始,“数映红途”乡村振兴促进团老师播放了一段精心制作的动画短片:画面中,成绩优异的女生在收到老师表扬时涨红了脸,连连摆手说“是运气好”;球场上进球的男生被队友称赞时,慌忙解释“只是碰巧”。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引发阵阵共鸣,老师顺势展开讲解:“当我们下意识否定夸奖时,看似谦虚,实则在强化‘我不配’的自我认知,这正是内耗的开始。”
  
  随后展示的趣味漫画更直观揭示了心理机制:一幅画中,“自我否定”像藤蔓缠住心脏,而“接纳赞赏”则像阳光穿透云层。在分组讨论环节,同学们纷纷分享自己的经历:“上次作文被当作范文,我赶紧说‘是老师改得好’,其实心里偷偷开心了好久”“被夸篮球打得好,脱口而出‘瞎打而已’,说完就后悔了”。老师逐一点评:“这些习惯性回应背后,是对‘完美人设’的过度追求,害怕承认优秀后就要承担更高期待。”
  
  课程高潮部分,老师带领大家进行“真诚回应练习”:当听到“你这道题解法很巧妙”时,尝试用“谢谢,我确实花了不少心思琢磨”替代“碰巧想到的”。起初同学们面露羞涩,几轮练习后逐渐放开,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真诚道谢声。
  课后,不少学生在反馈表上写道:“原来坦然接受夸奖不是骄傲,而是对自己的肯定”“现在终于明白,承认优秀和继续努力并不矛盾”。班主任们也纷纷表示,课程后明显感觉到学生更愿意展现闪光点了。这场聚焦心灵成长的课程,不仅帮助学生解开了自我否定的枷锁,更在校园里播下了积极认知的种子,为心理健康教育增添了温暖而有力的注脚。
作者:潘超红 刘林杰 钟雯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