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电(通讯员 戴怡婷 李文姬) 在炎炎夏日中,湖南科技大学青春有伴志愿团队于7月16日走进姜畲镇。为当地的暑期夏令营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宣讲并体验制作非遗盔头。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盔头,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中演员所佩戴的冠帽,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湖南科技大学青春有伴志愿团队在宣讲及小视频中向孩子们详细介绍了盔头的起源与传承。从最初的简单头饰,到如今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盔头,每一个细节都凝聚了匠人们的心血与智慧。
图为志愿者戴怡婷站在讲解盔头文化(唐湘怡 供)
在宣讲中,志愿者们还向孩子们展示了盔头的多种类型:帽、冠、巾、盔。如王帽、凤冠文生巾、木兰盔等。这些盔头根据角色、身份的不同,有着各自独特的造型和寓意。同时,志愿者们还介绍了盔头制作过程中的分工合作,如拓样、取样、掐丝、沥粉等环节,让青少年们了解到了传统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和辛勤付出。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非遗盔头文化的魅力,志愿者们还组织了一场手工制作盔头的活动。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孩子们用发箍、扭扭棒、绒球等材料,亲手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盔头。虽然这些作品与真正的盔头相比略显稚嫩,但却充满了孩子们的创意和热情。孩子们纷纷戴上自己制作的盔头,与志愿者们合影留念。镜头前,孩子们的笑容灿烂如花,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图为孩子们正在制作盔头(唐湘怡 供)
此次湖南科技大学青春有伴志愿团队在姜畲镇暑期夏令营宣讲非遗盔头文化的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本次活动,青少年们不仅了解到了非遗盔头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还通过亲手制作盔头模型体验到了传统手工艺的乐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孩子们会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
图为合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