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队的成员们先后分组考察了渡江胜利纪念馆、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梅园新村、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每一个馆都先从基础的参观起步,确保成员们都熟悉某一具体时期的历史故事,再在此基础上线下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以此得出民众对历史的感知度。最后进一步完善调研日志以及对此次线下走访进行更深层次的总结。这篇文章中将对其中几次走访做出具体报道。
7月3日,蔡晨露等同学来到了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的旧址,这里重现了八路军居住、办事的场景,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他们完成了参观并发放了问卷。虽然这个历史旧址并不十分出名,但八路军们短短三个月的的驻扎却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杰出贡献。小队成员们可谓是贯彻高校红色教育的杰出代表。
7月2日,陈佳等同学集体参观了梅园新村,这不仅是本次实践的第一站,更是周总理代表中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的关键一战。小组成员们与周总理铜像合影,观看周总理生前办公的图像资料,阅读周总理对国民党恶行进行斥责的书信等,从周总理的角度了解了中共与国民党在战争时期的纠纷。此次之行的有一特别之处是,不仅设计了问卷,还对一位小讲解员做了采访,从儿童视角观察历史,将红色教育贯穿进了不同年龄层级,体现了中国青年独特的民族情怀和时代追求。
7月5日,在临近实践活动的尾声时,敖凡杰等同学走访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他们参观了写有无数烈士名字的白色碑石,熟悉了不少杰出烈士的光荣事迹,与此同时,依然对来访群众进行问卷投放。由民意得知,大家都十分缅怀为民族解放做出贡献的无名烈士们,更多的人愿意真正走进场馆,实地感受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