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国情到报国行,青年须经实践淬炼。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思政学习从课堂搬到线下,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品牌,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形式。7月16日陕西科技大学“红色基因·薪火传承”研究生宣讲实践团在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惠家村的郭秀明纪念馆参观学习,探索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进行一堂生动又震撼的“纪念馆里的思政课”。
“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不把共产党的阳光送到群众手里,我死不瞑目。”这是我们伟大的党员郭秀明同志在入党转正申请书上所写下的一句令人震撼的誓言。伴随着讲解员的介绍,实践团成员们了解了这位人民的好书记——郭秀明的生平。在任职的八年里,他以生命搏击贫困,带领群众治穷致富,惠家沟村慢慢地好起来了,而这位人民的好书记却由于终年苦干,积劳成疾,年仅49岁就不幸去世,他用他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奉献之歌。
接着,实践团成员们一起观看了关于郭秀明同志的纪录片,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郭书记一心一意为人民办实事,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舍生忘死,呕心沥血,自带领老百姓创建学校,修建公路,绿化荒山,平整土地,发展养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学习的楷模,是人民的榜样。看完后,实践团成员们感触颇深,在回音壁上写下了各自的感想,在新征程中,能够拿起郭书记的接力棒,续写时代的新篇章。
最后,实践团成员们又参观了郭晓明故居。在80年代靠行医每年四五千的收入,郭秀明盖起来全村第一座大瓦房,成了全村数一数二的富裕户,但郭晓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一心为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使乡亲们都住上了新房子,而他自己的房子,却成了全村最破旧的房子,在村口处,一块乳白的大石头上刻着当年胡锦涛同志在郭秀明事迹材料上的一段批示。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这堂“纪念馆里的思政课”令大家获益匪浅,感触颇深,通过一张张珍贵影像、一段段文字记录、一件件历史实物,带大家走进历史的情境,游中学、学中游、游中悟,仿佛回到了郭书记所在的时代,看到了那位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好书记。实践团成员们表示,未来要更加努力,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将所学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