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青年志愿在行动——红色+志愿服务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4-07-27     阅读:
  为不断探寻新型农村社区在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中推出的乡村治理新举措、积累的新经验、提供的新示范。2024年7月2日至6日,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志愿服务队前往汉中市城固县、上元观革命遗址和西安市黄良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出发前鲁君老师给队员们强调了调研目的、调研分组、工作要求和注意事项,要求我们紧扣党建引领、需求导向、服务为先的实践思想,以志愿服务的劳动精神来从事学习,使自己在不久之后成为国家建设事业中合符规格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红色+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一丨在城固,深挖“人”的资源演绎“发光的乡村”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深挖现代化乡村治理中“人”的资源,探寻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模式。
  深挖“人”的资源共治主体多元
  开展“红源播讲”志愿服务行动,激发全民正能量。汉中市上元观镇积极鼓励干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走在前列,争做“红源播讲”的倡导者、推动者。用好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群众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深入开展政策宣讲、志愿服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系列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最美志愿者”“道德模范”“最美庭院”等各项评选活动。“红源播讲”活动每月固定开展,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和群众共同参与,确保活动内容主题鲜明、健康向上。自项目实施以来,已陆续培养党员干部、新乡贤、道德模范、老教师、致富带头人、中小学生等众多“宣传小喇叭”“红色宣讲员”,吸纳新乡贤、讲解员、镇村干部、“五老”人员等参与其中。
  【志愿服务】志愿者活跃在田间地头、村庄院落、大街小巷,用鲜活的语言传播党的声音积极主动播讲红色革命事迹,让更多群众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呈现全员参与、服务大众的效果,实现新时代乡村多元主体共治。
  走访致富能人,发挥先富带头人作用。在雷蕊和田海超老师的带领下,团队参观了莲花池村网红产业——“三天自然循环农场”。农场主方三天热情接待了我们,让我们不仅领略了农场内绿意盎然的自然风光,更深入地了解了农场背后的故事与发展理念。方三天分享道:“创办这个农场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能‘为现代人种一捧好菜,为后来人留一片净土’。我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让更多人看到农业也可以是一项充满创意与希望的事业。”此外,农场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提供劳动实践教育场所,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农业、尊重农民、热爱劳动。
  【志愿服务】团队成员借此机会在方三天先生的农场中组织了一次田园劳动体验活动,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劳动实践教育课。
  深挖“人”的资源,治理方式更活
  走访示范村莲花池村、六一村,探寻乡村致富新生产力。中午,村党支部副书记杨超的带领我们参观了莲花池村乡村振兴展览馆。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了解了莲花池村的发展模式、产权制度、村民增收渠道、村集体经济构成等。据其介绍:“村中实行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通过农旅休闲、稻鱼共生、高端菌业、智慧渔业等发展模式,极大的促进了乡村振兴,同时,这也是全体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志愿服务】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与村干部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交流,积极学习该村在乡村振兴中的宝贵经验,并探讨可能的合作契机。团队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在当地“巾帼电商直播消费帮扶点”启动了红色+志愿服务品牌直播活动,将镜头对准了莲花池村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直播平台,将这份来自乡村的纯净与美味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实现了农产品销售与品牌宣传的双赢局面。
  在龙头镇六一村,红色+志愿服务队开展乡村旅游业和特色产业振兴的调研,并对村委会主任雷杰进行了访谈。据介绍,2020年以来,六一村重点发展其最大的特色产业是稻渔综合混养产业并利用千亩荷花塘打造的乡村特色旅游业。基层党建在六一村的产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村党支部作为引领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积极创新经营模式,探索出了“企业+农户”“村级合作社+农户”以及“企业+村级合作社+农户”三种灵活多样的经营模式,不仅实现了为村镇农户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同时又对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增加居民幸福感起到了促进作用。
  深挖“人”的资源,公共服务更优
  调研乐丰村文化印记,探寻更优公共服务。城固县通过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配置优质公共服务,充分展现了近年来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果、乡村旅游的蓬勃兴起、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径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
  红色+志愿服务队来到上元观镇乐丰村参观了该镇图书馆。馆内环境优良,设施齐全,管理完善,在与管理员的交流中,团队了解到图书馆坚持每月举办红色主题宣讲,邀请模范党员为村民分享红色记忆。成员们积极投入到图书馆的志愿服务中,在图书馆的特别活动区,队员们轮流上台,以生动的语言、感人的故事,向在场的村民们讲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阐述了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意义与价值。
  【希望】进入新时代,“千万工程”还在不断演绎新故事,“发光的乡村”涌现出“睦邻议事坊”“百姓议事堂”等一大批新农村自治鲜活案例。传统乡村如何走向和美振兴,更多的探索实践值得期待。(西安理工大学“蕴知”文化育人工作室推广成果,sqyr2405)
  红色+志愿服务队:陈红霞 宋瑶琼 张召祯 徐祎麒 杨静珂 姚晓雪 张莹 韩羽
  指导教师:鲁君
  带队教师:雷蕊 田海超
作者:红色+志愿服务队    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社会实践推荐
  • “你好,航空”社会实践快讯
  • “你好,航空”社会实践快讯
  • 作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子,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与我们息息相关,在正式进入社会前,对于其技术的学习与实践必不可少。此项目意
  • 07-27
  • 青年志愿在行动——红色+志愿服务实践队
  • 绿动未来,从我做起——满江星志愿服务团赴南通市通州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