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实践纪实(七)| 非遗传承扬古韵 乡村振兴绘新图——软件学院赴阳泉市社会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4-07-29     阅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7月8日,软件学院来到阳泉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研非遗古韵意,助力乡村焕新颜。

怀揣着对非遗文化的浓厚兴趣,实践队前往郊区杨家庄乡小西庄村煜祥砂器制造有限公司,实践队员们参观了工人师傅们制作间里制坯、打磨、烧制……,在师傅们的悉心指导下,实践队成员亲自参与砂货制作,传承技艺,体验了泥土在匠心独运的塑造下、经历干燥,最终在熊熊窑火的洗礼中蜕变为坚硬且精致的砂器。


之后,实践队来到了杨家庄乡孙家沟村,实践队员们来到村里剪纸刺绣工作坊,这里陈列着村里工作坊制作的剪纸作品和刺绣样品。在工作坊村民的指导下,实践队员们开始动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和无可估量的价值,这不仅是对技艺的传承,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在结束前一项活动后,实践队成员们登上大巴,准备前往杨家庄乡杏树坡村。在大巴上实践队员与两位大学生到村干部展开了深入的交流。通过交谈,大学生到村干部讲述了治理当地时遇到的种种挑战以及有效的解决策略,同时也传授了与村民沟通交流的技巧与心得。这些宝贵的经验让在校的实践队成员们受益匪浅。


面向历史,青年一代深感重任,怀着敬畏之心,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非遗文化,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面向当下,青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他们不断探索新道路,以创新为引擎,以绿色为导向,用勤劳与智慧,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制出乡村发展的壮美蓝图;面向未来,青年满怀信心地展望建设农业强国的美好愿景,他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作者:李睿涵    来源:晋农小软公众号
社会实践推荐
  • 消防安全与急救技能:保护生命,守护安全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