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三下乡暑期实践团7月7日电(通讯员常馨月、任钐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愈发凸显。普通话作为国家的通用语言,是连接城乡、促进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在部分乡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普通话的普及程度仍有待提高。为此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护理与康复学院微尘志愿服务队决定通过“三下乡”活动,将优质的教育资源送入乡村高中,以推广普通话为契机,提升乡村学生的语言素养,拓宽他们的视野,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联合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团委,前往佳县中学,进行“助力乡村振兴 推普与你同行”宣讲活动。
图为实践团队队员讲解普通话的发展 通讯员 马于婷 摄
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团队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首先,成立了由指导老师、语文教师及学生组成的筹备委员会,负责活动的整体规划与协调。随后,委员会成员广泛搜集资料,精心设计了宣讲内容、作相关PPT,力求做到既贴近学生实际,又富有教育意义。同时,还邀请了专业人士对宣讲稿进行把关,确保语言规范、准确。经过多轮讨论与调研,工作组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了活动目标、内容、形式及参与人员等关键要素。同时,工作组还积极与佳县中学沟通联系,了解学校实际情况及学生需求,确保活动能够精准对接、有的放矢。
图为实践团队队员讲解普通话的内涵 通讯员 马于婷 摄
活动期间,团队成员为学生们带来了3场精彩的宣讲。从普通话的发音规律、语调运用、词汇积累等方面入手,通过生动的案例、形象的比喻和有趣的互动环节,让学生们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普通话学习的要点和技巧。同时,还针对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为他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图为趣味互动环节 通讯员 张文涛 摄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团队还组织了一系列的实践演练活动。学生们分组进行情景对话、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形式的练习和展示。在活动中,他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学会了如何运用普通话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此外工作组还特别设置了“普通话小老师”环节鼓励学生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普通话水平。
图为实践队员讲述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通讯员 马于婷 摄
此次“三下乡”活动在佳县中学推广普通话的实践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参与活动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老师们则表示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语言素养还激发了他们学习普通话的热情和兴趣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活动还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讲解普通话的含义 通讯员 张文涛 摄
图为实践队员推广普通话 通讯员 张文涛 摄
总之,此次佳县中学的普通话宣讲活动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与探索。它不仅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普通话的规范标准与学习方法,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普通话的广泛普及与深入推广,我们的校园将会更加和谐、文明、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