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林区宋洛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动下,正焕发着勃勃生机。7月22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湖北省神农架宋洛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神农架林区宋洛乡人民政府,与相关的工作人员展开交流与对话,旨在深入了解宋洛乡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成功经验和创新举措,为未来的乡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政府杜关英主任与实践队员们合影 周冰凝 摄)
神农架,这片被誉为“华中屋脊”的神秘土地,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生态资源闻名遐迩。宋洛乡,作为神农架内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优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熠熠生辉。
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面貌
在“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指导下,当地政府正积极推进通往松柏镇的穿山隧道建设,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建成通车。届时,从宋洛乡到达松柏镇的车程将从一个半小时缩短至四十分钟,这将极大地便利人们的出行,同时促进宋洛乡与周边乡镇间的交流学习与合作。“这条隧道的通车不仅方便了大家的日常出行,也必将带动整个宋洛乡的经济发展。”宋洛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部门主任杜关英说到。
在住宅方面,宋洛乡政府还将居住在存在安全隐患地区的居民统一搬迁至新建的小区内,此举不仅便于政府进行有效管理和精准帮扶,同时也确保了居民的人身安全和生活质量。
在公共卫生方面,一位在宋洛乡政府工作八年的工作人员表示,她深刻感受到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当地的卫生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村民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十分普遍,导致道路脏乱不堪,生活环境恶劣。但是经过政府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和时常宣传以及党员干部的以身作则,几年过去,村民的环保意识显著提高,现在大家会自觉地将垃圾投放到家门口的垃圾桶里,这些垃圾之后将集中统一处理,并时刻注意房前屋后的整洁,从而极大地改善了居住环境。 (实践队员采访杜关英主任 陈香钰 摄)
农业产业升级助力农民增收
“我们想依靠地方特色让当地人民摆脱贫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也会尽最大努力阻止返贫情况出现。”杜主任说到。近年来,政府工作人员始终坚持进行入户走访工作,向村民宣传乡村振兴的有关政策和当地特色产业扶持计划,激发村民们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我脱贫增收的主动性。村民们依托黑毛猪、华中中蜂、冷水鱼等特色产业,不仅实现了收入的稳步增长,更在绿水青山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金山银山。
直面挑战实现全面振兴
尽管宋洛乡如今已经实现全面脱贫,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与其他许多农村一样,其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的问题十分显著。对此,宋洛乡政府采取一对一帮扶政策,保证了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的日常生活有所保障。每每说到这些留守儿童,杜主任总是眼含热泪,既为他们生活的改变而高兴,也为国家政策有利于人民而骄傲。
(政府人员走访入户 受访者供图)
(政府人员走访入户 受访者供图)
对于积极想要劳动脱贫致富的村民,政府给予了政策、经济等方面的最大支持,帮助大家引资源、请专家,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另外,政府也提供护林员、环卫工等公益性岗位,保证当地村民在农闲时也能有收入来源。在防返贫方面,工作人员告诉,目前最需要关注的是得重病的人群和五保户,政府要经常关注他们的情况,及时给予经济补助和生活上的帮助,防止他们由于丧失劳动力而重返贫困。 (杜关英主任给实践队员讲述扶贫中的困难 陈香钰 摄)
科学规划助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在未来发展规划方面,神农架林区宋洛乡人民政府计划在穿山隧道打通以后在农业的基础上开发旅游业,形成农旅结合的发展模式,带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其次,政府将大力扶持发展特色产业,扩大产业规模,拓宽市场,让更多的好东西走出大山,也能为当地民众增收。最后,政府也希望通过举办更多的大型活动能吸引更多企业家、高校人才来到宋洛乡,为宋洛乡发展增添新的生机,创造更多可能。
宋洛乡的乡村振兴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但正是这些挑战与机遇激发了全乡干部群众的斗志与创造力。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这片热土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在神农架的绿水青山间绽放着异彩。
(实践队员在宋洛乡标识前合影留恋 周冰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