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黄酒香韵通古今,技艺相承美枌榆

发布时间:2024-07-31     阅读:
非遗作为一类传承千年的独特文化财富,是人类智慧、创造力的结晶,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其保护和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世界三大酿造酒中,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黄酒是中国传统特产,且以中国绍兴黄酒为代表的麦曲稻米酒,是黄酒历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的产品。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也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深入了解黄酒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其在促进家乡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价值,7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拾遗薪继·技美异乡”实践团踏上了探访中国黄酒博物馆的旅程,深入探索黄酒奥秘。
古酿今韵,黄酒之源
走进中国黄酒博物馆,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仿佛瞬间穿越回了那个酒香四溢的古代。博物馆内,一件件珍贵的酿酒工具、装酒容器以及详尽的历史资料,生动地展示了黄酒从起源到发展的全过程。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初现端倪,到秦汉唐宋元明清的历久弥新,黄酒以其独特的酿造技艺和卓越的品质,赢得了“天下黄酒源绍兴”的美誉。
在博物馆的“酒技厅”,实践团成员亲眼目睹了黄酒酿造的全过程,从选料、浸米、蒸饭、发酵到压榨、煎酒、封坛,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特别是古法酿酒的实操演示,让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与价值。那淡淡的酒香,不仅在身边环绕,更深入成员们心中。
传承创新,文化之光
黄酒不仅是绍兴的文化符号,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博物馆中,实践团成员不仅学习了黄酒的酿造技艺,还体验了黄酒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参与黄酒酒坛DIY彩绘、封坛仪式等活动,实践团成员亲手制作黄酒作品,将这份古老的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赋予了黄酒新的生命力。
在实践团成员前往探索的当天,博物馆还举办了研学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学习。其中有很多都是低年级的小朋友。实践团成员热情为他们介绍黄酒的起源与发展,让他们感受到黄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他们心中埋下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种子。当然,这些展览、研学活动并不局限于学校,也对广大市民开放。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提高了黄酒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黄酒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家乡发展,黄酒之力
黄酒,作为绍兴的金名片,不仅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推动地方经济繁荣的重要力量。
在参观一个个展厅的过程中,在阅览一段段文字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对于黄酒的经济价值有了更深的了解与体悟。黄酒文化作为绍兴的宝贵财富,对于促进家乡经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一方面,黄酒产业作为绍兴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黄酒是从越国时期便有的产业,从古至今,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随着黄酒文化的不断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带动了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黄酒文化还促进了地方品牌的塑造和提升。绍兴黄酒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赞誉。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绍兴黄酒逐步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舞台,为家乡经济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绍兴黄酒一步步走向更大的舞台,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各大重要会议的宴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以黄酒为品牌,还打造了许多衍生文化产业,如黄酒棒冰,黄酒文创等,不断丰富绍兴古城的文化底蕴。
探访黄酒博物馆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深刻感受到了黄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同时,实践团成员也意识到非遗文化在促进家乡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未来,实践团将继续关注和支持黄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积极探索黄酒文化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助力非遗文化创新发展,为家乡经济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讯员:孟倩菲)
作者:孟倩菲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搭建友谊之桥,传播汉语之美
  • 搭建友谊之桥,传播汉语之美
  • 又是一年暑期至,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如期开展FM对外汉语项目,旨在通过线上平台将教育资源整合、以专业知识技能和家教经验为基础、以志
  • 09-09
  • 2024年暑期“三下乡”——机电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团社会实践活动
  • “微笑守护者:老年口腔健康问卷调查”活动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