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寻访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走进红色基地

发布时间:2024-07-31     阅读:
  为了探寻革命先辈的足迹,挖掘大量优秀红色文化资源,2024年7月,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点亮八皖"团队志愿者前往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进行调研。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开始了史无前例的长征。其中,千里跃进大别山是长征过程中的一次重要转移,红军战士们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跨越崇山峻岭,历经千难万险,最终成功实现了战略转移,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而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不仅保存了刘邓大军在临泉县休整时的故居,还展有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文献与实物。 
  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位于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韦寨镇,于2013年6月由临泉县投资兴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布展,于2015年8月30日正式建成开馆。
  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上午8:00至11:30,下午2:30至6:00,并对公众实行免费开放政策。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分为转折前夜、千里跃进、挥师临泉、精神永驻四个部分。走过蜿蜒曲折的展厅,观看图片、文献、雕塑,从开始到结束的路程犹如穿越时空的隧道,见证着历史的变迁。纪念馆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照片、实物和多媒体互动展示,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深远影响。展览的亮点之一是一幅长达数十米的巨幅画卷,详细描绘了红军长征路线图,以及在大别山区的重要战役和事件。画卷旁,还有一系列雕塑作品,真实生动再现了红军战士们作战时的场景,展现出红军战士的英勇形象。    除了各个展厅所展示的资料、物品、图片外,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的大厅内还陈列了手雷、手枪和日本军刀等作战武器。在纪念馆外,还展示了95型中式坦克和展现指挥作战场景的大型雕塑。纪念馆展厅的不远处便是刘邓大军淮西指挥部旧址。旧址内部陈旧古朴,承载了岁月的家具展现着历史的厚重感。 
  纪念馆的建筑设计同样引人注目,它的外观融合了现代与传统元素,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建筑的屋顶采用了传统的青瓦,墙面则使用了现代化的玻璃材料,既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气息。 
  纪念馆的建立和展览的推出,不仅是对历史的一次深刻回顾,也是对当代人的一种精神启迪。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么艰难的挑战,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同时,这也是对年轻一代的一种教育,让他们了解国家的历史,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将继续承担着教育和传承的使命,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不仅仅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从中获得知识和力量。
作者:符琪琪    来源:大学生网报
社会实践推荐
  • 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凝聚合力,情暖童心“
  • 点滴爱汇聚成海,一份餐温暖人心|安工大志愿者携手来公
  • 丽院学子走访“中国茭白之乡”,探寻“新质”绿产融合
  • 传递红色精神,散播红色基因
  • 在 2024 年 7 月 20 日,我怀着崇敬与肃穆的心情参观了枣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这座纪念馆犹如一部生动的史书,将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日
  • 07-31
  • 烟台学子三下乡:“乡”约盛夏,青春当燃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