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探虞舜遗址,悟传统精髓

发布时间:2024-08-01     阅读:
《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为深入了解舜的故事,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百年党史话初心,青春奋斗正当时”实践队采取分散实习的方法,于7月23日至7月25日先后来到了诸城博物馆和位于诸城诸冯村的舜庙,通过实地参观、听取讲解、观看展览等方式,有序地进行了一系列学习体验。
闻舜之传奇,感孝道之深。我们先是来到了诸城博物馆的名人馆,通过讲解人员的生动叙述,深入了解了虞舜的感人故事。历史书上的了了几笔,不足以勾勒出他的伟大形象。听着虞舜“至孝感动天,历山耕象鸟耘,终得帝位传颂。”的故事,我不禁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会因为琐事而对父母有所疏忽,甚至有时会因为一些小的不如意而对他们发脾气。然而,虞舜的孝行提醒了我,孝顺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行为,更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情感与责任。它要求我们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去理解他们的辛劳与付出。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孝顺的重要性。我决心要以虞舜为榜样,将孝顺之心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探舜庙古韵,晓祭舜大典。随后,我们来到了诸城诸冯村的舜庙,本想亲眼目睹祭舜大典,但因为时间不对,未能如愿。通过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我们大致了解了祭舜大典的流程,虽然未能亲眼目睹,但心中的震撼却丝毫未减。我们还去了标志性建筑鼓楼和钟楼。步入鼓楼,那沉稳厚重的鼓声在耳畔回响,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的心灵产生了共鸣。每一击鼓,都像是历史的脉搏,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转而来到钟楼,撞响那口古老的钟,其声悠扬,余音绕梁。钟声里,我仿佛听到了岁月的低语,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那一刻,我仿佛与这片土地上的古老文明有了更深的连接。无论是祭舜的庄严,还是鼓楼钟楼的古朴,都彰显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先贤的崇敬之情。此行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传统的坚守与传承,始终是中国人不变的情怀。这份情怀,如同鼓楼之鼓、钟楼之钟,永远响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观虞舜遗风,悟文化之韵。参观结束后,我们进行了一次集体讨论。有人感慨地说,通过这次参观,他增长了很多见识,原先他对于虞舜的了解仅限于史书上的记载,根本不知道虞舜与诸城有着如此深厚的渊源。这让他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远。我则分享道,祭舜大典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在祭舜的庄严氛围中,我仿佛看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感受到了那份对先贤的崇敬和对传统的坚守。这份浪漫,不在于华丽的辞藻或繁复的仪式,而在于那份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热爱。它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和源,要时刻铭记那些为中华民族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先贤们。同时,我们也要将这份浪漫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深入了解舜的故事,我收获颇丰。舜的一生不仅是孝道的典范,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他的故事,如同一幅历史长卷,缓缓展开,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更令人动容的是,中国人对于这样的传统,始终保持着一份敬畏与热爱,让许多古老的传统得以保留至今。这份坚持,不仅让我们不至于忘本,更让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的长河中独树一帜,熠熠生辉。未来,我将更加珍视这份传承,努力学习,为弘扬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百年党史话初心,青春奋斗正当时实践队队员邱梅    来源:大学生网报
社会实践推荐
  • 黄河变迁与国庆75周年:五位老人的见证与回忆
  • 沧桑人生,见证辉煌岁月
  • 沧桑人生,见证辉煌岁月
  • 曲阜师范大学的同学一起组建“红船筑梦”实践队,决定在建国75周年之际采访黄河沿岸老人,尝试从黄河发展角度揭开中国发展之“谜”。
  • 08-01
  • 曲园学子三下乡:黄河之畔,岁月之痕
  • 曲园学子暑假行:走进黄河九省,感受时代脉搏
  • 黄河岁月流淌,沧桑历史见证
  • 黄河岁月流淌,沧桑历史见证
  • “红船筑梦”实践队,以采访为主要的实践方式,同时辅以资料的查阅等方法,通过对黄河沿岸九省老人的采访研讨建国以来“母亲河”的生态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