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安徽学子三下乡感悟:缅怀英烈,不忘初心

发布时间:2024-08-02     阅读:
     安徽学子三下乡感悟:缅怀英烈,不忘初心
 
    7月4日,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英雄的敬仰,安徽工业大学实践调研小组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西梁山烈士陵园对当地的红色资源进行追寻学习,旨在了解当地政府对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情况,更加了解红军的历史,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
 
               图为陵园纪念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汤正 摄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我们一行人,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英雄的敬仰,踏上了前往马鞍山和县烈士陵园的征途。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外出参观,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对革命先烈的深刻缅怀。我们每一位人都怀着庄重与严肃,去见证那段伟大的历史。

               图为攀登纪念碑的台阶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汤正  摄
    随着车辆缓缓停下,我们抵达了目的地。踏入陵园大门,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道路两旁,青松翠柏挺立,仿佛在为长眠于此的英灵站岗。我们沿着石阶而上,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因为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烈士们的鲜血与汗水。


               图为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汤正 摄
    陵园中央,一座巍峨的烈士纪念碑矗立眼前,它像一把利剑直指苍穹,象征着革命先烈们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我们整齐列队,面向纪念碑,庄严地举起了右手,进行宣誓仪式。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我们的心与先烈们紧紧相连,共同回顾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感受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随后,漫步于陵园之中,逐一参观各个烈士墓区。每一座墓碑,都是一个故事,一段传奇。有的烈士年仅十几岁,便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则是在战斗中英勇无畏,直至最后一刻。我们停下脚步,仔细阅读墓碑上的铭文,那些简短却有力的文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身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股敬意,为这些无名英雄点赞,为他们的英勇事迹所感动。
    在陵园的一角,我们有幸聆听了一位老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为我们还原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从抗日战争的烽火连天,到解放战争的波澜壮阔,再到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与艰辛,每一个细节都让我们听得如痴如醉。老讲解员的每一句话语,都像是历史的回响,在耳边久久回荡,让我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图为烈士陵园的故事介绍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汤正 摄
参观结束后,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的感悟与体会。有的同学感慨于烈士们的英勇无畏,表示要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有的同学则反思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不足,决心要向先烈们学习,勇于担当、敢于奋斗。我也深受触动,明白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学好知识、掌握技能,更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小组成员于纪念碑下深思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汤正 摄
    夕阳西下,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悟离开了烈士陵园。回望这片神圣的土地,我不禁心潮澎湃。我知道,这次实践活动虽然结束了,但革命先烈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慰那些长眠于此的英灵们。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烈士陵园、了解历史、缅怀英烈、传承精神,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图为实践队(邬孝忠 张启辉 张程程 张嘉璇 杨昊) (马鞍山市和县)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汤正 供图
 
作者:张程程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
社会实践推荐
  • 碧海丹心渔家魂
  • 碧海丹心渔家魂
  • 在新时代的征途上,厦鼓战役英雄事迹展览室犹如一座历史的灯塔,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传承红色基因,8月
  • 08-02
  • 深耕“一块田”,养老新服务——淘石梦引实践队赴安驾
  • 探寻阜阳博物馆,点亮红色印记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