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老街流年
发布时间:2024-08-10 阅读:
2024年7月10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巴’方荟萃,数智赋能”青春助农实践团在丰盛古镇举行了主题为“追寻乡村卷,奏响振兴曲”的农旅调研活动。实践团成员们希望通过视频拍摄记录下这一珍贵的手工艺过程,并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到手工非遗秤这一传统技艺,从而激发社会各界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与保护意识。
经过前期的了解与规划,实践团成员们沿着古镇街道,走进了一家名为“称心如意”的铺子。铺子有十几平米,是房子的堂屋。堂屋中黑黢黢的墙壁上,悬垂的蜘蛛网都有些年深了,黑沉沉地挂着。屋子的摆设很简单:一个抽屉柜,一个秤柜,柜子上方悬挂着二十多把大大小小做好的杆秤。铺子里有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秤柜前做着秤,街上过路人都唤他一声“王师傅”,而这位王师傅从1966年开始做秤到如今,已有58年。
在铺子中,王爷爷为实践团成员们讲解了秤的刻度以及秤的制作步骤,制秤的门道不仅要有技术,也要有耐心。选木材、刨木杆、下毫门、定叨口、安叨子、上骑马、砝码定星、钻花星、钉花星、包铁皮、上漆水……中间还有几次打磨、清洁、上色。每一步都需要过硬的技术与足够的耐心。王爷爷数十载坚持对手工非遗杆称工艺的坚守与热爱,不仅是工匠精神的深刻体现,更是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追寻乡村卷,奏响振兴曲。这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地了解手工非遗秤的过程,更是一次传承非遗文化的实际行动,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一传统技艺的魅力与价值,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挖掘和弘扬非遗文化,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与参与,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从而促进乡村振兴计划地实施。
作者:林佳 来源: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巴’方荟萃,数智赋能”青春助农实践团
社会实践推荐
- 尊老敬老 奉献爱心
-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敬老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碱基互补”实践团于2024年8月2日到8月6日期间
-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