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学习青岛的革命历史和文化传承,体会五四精神,2024年8月8日,程思博、竺一林组成的实践小队踏上了前往青岛市党史纪念馆的旅程。
因为暑假实践小队的各位成员没有回家的计划,他们的实践行程发生了改变,原本的行程变为探访青岛省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实践小队首先乘坐地铁前往西镇,乘坐公交车前往今天的目的地——青岛市党史纪念馆。青岛市作为五四运动的发起地,纪念馆内展示了从五四运动开始的青岛革命历程。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小队通过参观、询问、聆听智能导游的讲解,了解到了青岛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以及先进知识分子在青岛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
到达目的地后,实践小队向纪念馆工作人员出示预约证明后进入纪念馆。该纪念馆的主展厅在整体上呈现V字形,附带有一个副厅,小队计划按顺序参观。在参观过程中,小队成员对革命时期牺牲的革命先烈们表示深切的缅怀,也了解到了大量革命奋斗历史。1932年,青岛诞生了许多揭露黑暗统治、启迪人们思想的文化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现代人了解历史提供了重要帮助。
七七事变后,中共青岛特别支部在山东大学城,郊区农村和民生队员都积极开展工作,发展党员。抗日战争胜利后,青岛党组织在中共东北军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迅速壮大,为解放青岛做好了准备。但是,因为很多因素,比如国民党反动派的阻挠、“返乡团”对农民的报复、美军驻进青岛等,革命先辈们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仍然在进行斗争,斗争带来了更多的牺牲,但是最终革命先辈们获得了胜利,虽然许多先烈的名字未能被记住,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标志着青岛翻开历史的新篇章。解放后,1953年,青岛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纪念馆内,除了历史的照片和介绍,还摆放着一些抗日游击队使用的武器,比如说土炮枪,大刀,除了武器,还有电话、电报机、书籍等实体物件,队长程思博说:这些物件让历史有了形状,我们能轻易地触碰祂、观察祂,也就能更好地了解祂。
实践活动结束后,实践小队在纪念馆的院子内部拍摄了一张合照。交流过程中,队员竺一林认为:虽然记录在纪念馆中的革命烈士只是小部分,还有更多的无名英雄消散于天地之间,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但新中国的繁荣和富强正是无数无名烈士留下的宝贵遗产。他们表示,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结语: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小队各个成员们对青岛的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他们希望通过分享这次实践活动的经历,激励更多的人学习和传承革命精神,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