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非遗与推普齐飞,传承共发展一色

发布时间:2024-08-10     阅读:
2024年7月11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巴’方荟萃,数智赋能”青春助力实践团走进重庆市巴南区丰盛古镇集市与街头,开展了非遗宣传视频的相关拍摄工作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的问卷调研工作。
非遗“秤”生活,传承日久长
11日上午,实践团成员来到丰盛古镇农贸市场拍摄非遗宣传视频。恰逢当地赶集日,浓浓的烟火气息与集市摊位上大小不一、形式不同的非遗秤交相辉映,构成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美丽画卷。实践团就着“本地化、多元化”的原则,从集市里随机选取了一名使用非遗秤的菜农与三名儿童作为本次视频拍摄的主角。视频以第三视角展开,讲述了志愿者带领古镇小朋友认识秤的种类并让小朋友与菜农对非遗秤及所售农产品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故事。该视频将非遗传承、推普活动与特色农产品进行有机结合,从日常生活的角度看待非遗,为丰盛古镇非遗秤传承与发展提供坚实助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居民一道拍摄非遗宣传视频)
推普“话”古镇,调研助振兴
下午,实践团成员走上丰盛古镇街头开展普通话使用情况问卷走访工作,旨在通过
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居民普通话掌握情况设问对丰盛古镇居民普通话使用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在调查过程中,宣讲团成员发现大多数居民使用最多的语言是重庆方言,有很多居民也表达了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和想要学习普通话的想法。在众多参与调研的居民里,实践团走访到的一位从事餐饮行业的店主格外令人印象深刻。她表示,学好普通话,不单单是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到她的饭店就餐,更是为了锻炼自我,提升自我,为丰盛镇拓宽对外宣传渠道出一份力,更好推动丰盛镇的产业发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做普通话使用情况调研)
不论是生活化的非遗宣传视频,还是通俗化的普通话问卷调研,实践团始终秉持着扎根实际,在乡村振兴专业化与本土化之间寻找着力点与平衡点,让丰盛古镇非遗项目吸引更多人了解,为推广普通话的成效落地实际奠定基础。

(图为实践团与部分参与活动的居民合影)
 
作者:游子平    来源: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巴’方荟萃,数智赋能”青春助力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法治新翼,智启未来” —— “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探秘淄博市公安局周村分局民
  • 尊老敬老 奉献爱心
  • 尊老敬老 奉献爱心
  •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敬老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碱基互补”实践团于2024年8月2日到8月6日期间
  • 08-12
  • 穿越千年时光,探寻大运河的秘密:泗县大运河遗址博物馆之旅
  •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三下乡——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真谛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