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蓝色燃动机助力乡村发展——科技助推农产,振兴乡村未来

发布时间:2024-08-11     阅读:
蓝色燃动机助力乡村发展——科技助推农产,振兴乡村未来
科技助推农产,扶持乡村振兴,从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便是国家发展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为更好的了解乡村发展现状,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蓝色燃动机——科教黔行”团队的成员们来到贵州的田间地头,在7月13,14日两天先后来到腰岩村这个著名的脱贫致富村,用双眼去看到科技对乡村的帮助,用心感受乡村振兴的变化。同时也在社会实践中为家乡的科技和振兴方面献出绵薄之力。
循山深入腰岩村,欣赏民族风光,感受振兴发展。
腰岩村是苗族特色文化的聚集地,坐落于凹河下游,民风淳朴、风光秀美。同时,腰岩村也是著名的脱贫致富村之一,目前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要生产方式,通过将产品销往内地来完成致富道路。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对村寨的特色产业和未来规划进行了充分的了解与详细的调研。
一大早,腰岩村的村支书就热情接待团队成员们。村支书很好客,滔滔不绝地讲述近几年来各种脱贫政策给村子带来的改变。在交谈中,团成员能真切的了解到乡村振兴给村寨带来的变化,同时也了解到当前村子的人口结构现状,与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以老人和小孩为主,青壮年更多地选择去城市里拼搏。不过在脱贫致富的扶持下,村子依然能依靠种植业和手工业在不断发展。
谈起村里主要的种植产品,目前主要的发展种植产品就是辣椒,这是很多村里人一直研究的作物,近几年有了政策扶持不少企业投入了资金,前后引入了许多先进的科技和设备以及专业人士的指导,使得村里的辣椒种植业蒸蒸日上。从一开始只种植可食用的辣椒,到现在种植各有用途的多种辣椒——主要有提供给工厂来提取辣椒素的工业辣椒和口感味道兼顾的食用辣椒两种。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村子摆脱了贫困的帽子,如今也在这条致富之路的帮助下村子不断向好发展,村民生活愈发有了盼头。在村支书的带领,团队成员们也先后参观村子与许多农产品,有了村支书的讲解,团成员们更好的了解到了这些农作物如何生长、如何销售,对科技助农有了更加直观的体会。
下午时分,村支书带领团队成员来到了腰岩村另一个独特的手工产业——苗族蜡染技艺。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间传统印染工艺之一,蜡染也在这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绽放异彩
 
 
图为团的成员们参观当地蜡染作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喻自豪 摄
 
蜡染工艺的负责人给队员们详细地介绍起当地手工艺品的特点以及制作进步之处。他介绍到,如果只是继承传统的蜡染技艺是不能很好地发挥商业价值的,所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脱贫攻坚带来的援助,腰岩村制作的手工艺品充分地将蜡染技艺吸收进去,使其成为一项名族特色。这样制造出来的成品既有了日常实用性,又具备了少数民族的独特艺术。相较于以前纯手工制作的方式,现在在先进设备的帮助下,腰岩村的手工业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更是跟上时代脚步,通过互联网等宣传方式,其正在开辟更多的销售渠道,吸引更多的顾客,已经带领很多村民实现了致富之路。
村支书也补充道,当地的蜡染技艺能如此顺利快速地融入商业化的手工业中并具有光明前景,主要还是得益于目前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由各社区和政府联合成立了传统工艺作坊,促进了蜡染技艺的传承并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不仅如此,政府也曾与当地的居民们一起举办大型活动,一次次的活动将苗族独特的文化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使得曾经那个被打上“偏远”“平穷”“落后”标签的小村寨重新焕发出盎然的生机。
 
图为腰岩村独特的蜡染提包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喻自豪 摄
 
  在听完了腰岩村手工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历程后,团队成员也向村支书和负责人提出可以发展旅游业的建议。考虑到当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带来了天然壮丽的美景,再加上明天特色手工艺品,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在13日行程的最后,团的成员们借用村里的锅灶共同制作了一顿晚餐,在欢声笑语中洗净一天的疲惫。
腰岩村是重点脱贫村,现在它依靠着不断丰富种植类型,利用先进技术提升种植效率,并与企业确保稳定的销售渠道。同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技术——精炼蜡染技术,与时代相融合,美化、商业化手工产品,带领着村民走出原来那个落后的村寨,走向光明的未来。更多的和“蓝色燃动机”团队一样,来到这里的成员们,在切实了解当地的生产优势、局限性、规划后,对新时代农村生产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同时通过亲生实践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政策对村子发展的帮助与扶持,也为他们以后更好地建设乡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绿色生态养育乡村,创新科技助力振兴
   14日清晨,在当地张主任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前往参观辣椒种植基地,以及大棚生产地。种植产物主要有玉米,毛豆,黄豆等等,采用混种建种的方式。在张主任一一介绍下,团队成员对当地特色农作物品种有一定了解。
   队员走进黄牛养殖基地,参观腰岩小黄牛。当地村民详细介绍黄牛在农作物播种,翻耕,收获等不同时期的作用,黄牛勤恳,忠实,日日在农田种辛勤劳作,在农作物生产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团队员随后前往腰岩担鸡养殖基地及现代化肉鸡养殖基地。了解到蛋鸡养殖数量约600,周产蛋量约2800;肉鸡养殖基地面积为1500平,分为上下两层。工厂现采用自动化方式,实现供水、喂食和控温系统自动化,在村支书的协调下预计半个月后正式投产,拓展养殖两万只鸡,提升出拦周期。队员们走进工厂,观察现代化自动生产机器,浏览生产全过程,再参观原始养鸡场,与现代化养殖基地进行详细比较,感受科技创新带来的进步与提升。
  高洞:隐居绝壁以繁枝作掩,守护苗民以厚岩作盾
   苗族乡腰岩村朱家大坡西面的绝壁中部隐藏着一个奇伟瑰怪的高洞,蓬枝茂叶遮挡洞口,从绝壁底部往上数十米到洞口之间,布满暗红色的层积岩,六七根木桩稀稀散散插在岩壁上,这些木桩便是五十年前腰岩苗民躲避土匪留下的痕迹。解放前夕,腰岩一带土匪居多,十分猖獗。当地苗民为保护自己,集中全部四五百人苗民以及牲畜于高洞躲避防御土匪,他们在岩壁上凿眼打桩,再用藤条和木棒做成天梯。如今天梯已朽落,只有数根木桩见证那段艰难困苦的奇特历史奇迹。
    队员观赏高洞的奇特与险峻,与当地村民进行讨论与交流,感悟高洞在腰岩村的地位以及作用,重温那一段艰辛困苦却美丽的高洞历史。想必真是着顽强的精神带领腰岩打通脱贫致富的攻坚之路,让村子焕发新的生机。自此,腰岩人顽强自强坚强的品格深深塑造在队员心中,并成为前进的动力与力量。
 
  图为团成员参观高洞历史景观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喻自豪 摄
 
   在“科技兴农”的政策带领下,腰岩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支书带领农村人整改旧时生产环境,翻新生产工具,改善生产周期,普遍接受创新新思想,为农村振新奠定基础。     
 
 
 图为“蓝色燃动机”团队成员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喻自豪 摄
 
跟随新时代步伐,贯彻新发展思想,近年来腰岩村将履行科技兴农重任,发展生态种植,生态旅游,生态生产,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实践团队队员感受腰岩村人文风情,领悟腰岩科技创新力量。从田边小角落寻找芳草与鲜花,在农野小草园播种绿色种子与希望,在腰岩村感受时代变迁与进步。今日的腰岩在每个人心中留下了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完美画卷。望腰岩漫处丛花并茂,人俱欢颜,丰收溢年。
 
                                                               通讯员:刘季旭
 
作者:刘季旭    来源:蓝色燃动机实践团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法治新翼,智启未来” —— “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探秘淄博市公安局周村分局民
  • 尊老敬老 奉献爱心
  • 尊老敬老 奉献爱心
  •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敬老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碱基互补”实践团于2024年8月2日到8月6日期间
  • 08-12
  • 穿越千年时光,探寻大运河的秘密:泗县大运河遗址博物馆之旅
  •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三下乡——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真谛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