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中,一支来自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特殊支教队伍——“红色基因,‘酉’你同行”传承红色基因实践团,踏上了前往渤海村的支教之旅。他们此行不仅是为了传递知识,更是为了将红色基因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让革命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渤海村,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一个偏远山区,这里的孩子们纯真而朴实,对于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为了给他们带来一份别样的学习体验,实践团成员们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包括讲述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绘画绿水青山的美景、教唱《国家》这首激昂的歌曲,以及教授折纸技艺制作“中国爱心”。
首先,实践团成员们以“长征路上红小丫”为主题,为孩子们讲述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们,是长征途中的红军小战士,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坚持革命信念,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坚韧。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惊叹和感慨。通过这些故事,孩子们了解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精神力量。
随后,实践团成员们带领孩子们走进了绘画的世界。他们以“绿水青山”为主题,引导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家乡的美景。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他们或画山、或画水、或画树、或画花,每一笔都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通过绘画,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培养了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在音乐课上,实践团成员们教孩子们唱起了《国家》这首歌曲。这首歌旋律激昂、歌词振奋人心,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学唱,很快便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他们用最真挚的歌声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也展现出了新时代少年的风采。
折纸课上,实践团成员们向孩子们传授了折纸技艺。他们首先向孩子们展示了如何折出一只可爱的“中国爱心”,然后耐心地指导孩子们一步步完成作品。在折纸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更学会了如何用心去感受和表达爱。当他们最终折出一个个精美的“中国爱心”时,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自豪和喜悦。
此次支教活动不仅让渤海村的孩子们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红色基因的力量和温暖。实践团成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为孩子们点亮了前行的道路。
在支教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还深入了解了渤海村的教育现状和孩子们的生活情况。他们发现这里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孩子们的学习条件还有待改善。为此,他们纷纷表示将积极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农村教育问题,为改善农村教育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着支教活动的圆满结束实践团成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感动离开了渤海村。但他们的心却永远留在了这里留在了这片充满希望和梦想的土地上。他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