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聚众力,齐心筑梦共坚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对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落实安徽省乡村振兴调研工作,同时为加强新安医学的传承与发展,发扬安徽中医药大学“南新安,北华佗”的医学特色,探寻黄山非遗文化,由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数十位同学组建的“徽风新安行”乡村振兴实践团积极响应号召,在中医学院(新安书院)的领导支持下,于7月29日至7月31日赴黄山市徽州区洽舍乡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与茶山同路,伴新安茶企同行
为深入探索洽舍乡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徽风新安行”实践团队参观了安徽省洪通茶业生产基地,并由洪通茶业董事长方洪生启动此次“企业—乡村”联动致富的乡村振兴调研仪式。董事长方洪生表示:洪通茶业坐落于徽州区洽舍乡,是集茶叶种植、科研、示范推广、加工贸易、基地建设于一体的茶叶生产基地,通过“企业—乡村”联合模式带动洽舍乡当地居民共同致富。同学们通过此行了解茶叶由“叶”到“茶”的生产过程与洪通茶业的发展历程,感受到浓厚的徽州文化底蕴。
图为洪通茶业启动乡村振兴调研仪式 通讯员 武洋 摄

图为洪通茶业与洽舍村合作致富示意通讯员 武洋 摄
二、探索非遗古韵,赓续文化薪火
为进一步探寻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民风民俗的联系,“徽风新安行”实践团队走进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探索非遗古韵。古徽州地区一府六县、四面环山,但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同学们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与徽州地区人民坚韧的品质特点——不畏艰难,淳朴勤劳。
图为实践团队队员参观古徽州地形 通讯员 武洋 摄

图为实践团队队员感受古徽州采茶文化 通讯员 武洋 摄
三、研学门雪书院,寻根新安医学
为进一步探寻新安医学的起源与发展,“徽风新安行”实践团队前往门雪书院沛隆堂程氏内科传承基地,拜访了程氏医学第八代传人程第八代传人程剑峰老师。古徽州地区一府六县、四面环山,文化底蕴丰厚,新安医家受徽州文化影响,把儒学,《周易》等学说援入医学,既发展了新安医学,又丰富了徽州文化。程氏内科第八代传承人程老表示:学习中医,建立一个正确且完整的框架是前提条件。同学们聆听了程老一个半小时关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讲座后感悟良多,构建出崭新的经方体系。讲座结束后,同学们收集整理程老近三年所诊病人的病案,构建方剂数据库,并用SPSS.26.0软件进行初步分析,为后续推进临床经验循证医学化做好准备工作。

图为门雪书院程剑锋老师带领大家参观门雪书院 通讯员 武洋 摄

图为门雪书院程剑锋老师为大家授课 通讯员 武洋 摄
2024年安徽中医药大学“徽风新安行”乡村振兴实践团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落下帷幕。本次“三下乡”活动,实践团队队员带着满腔的热情与责任感,深入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从中医药特色服务到“企业—乡村”联动致富的道路探索,每一项活动都凝聚着汗水与努力,同学们也收获到满满的感动与成长。实践团队队员杜书婷表示: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学到了社会实践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未来,青年志愿者们须继续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