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师范学院“七彩童趣”志愿服务团三下乡活动第二站纪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玉溪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七彩童趣”志愿服务团,于近日,踏上了前往普洱市孟连县芒信镇芒信村芒信大寨的旅程,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三下乡”志愿服务,以“边境之门·七彩童趣——国门文化教育”为主题,结合“2+4+6+7”实践模式,旨在以生动的实践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树立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传播,积极响应国家对边境乡村教育的深切关怀,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边境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让新时代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为边境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上午,在抵达芒信大寨后,团队成员们率先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盲盒抽名字”破冰小游戏,迅速与当地的孩子们打成一片,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与此同时,团队成员还与芒信大寨的村干部和村民们进行了亲切访谈,深入了解当地情况。随后,团队开启了“两新一中”支教活动,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实例向孩子们讲解了新时代和新中国的变化,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感受祖国的伟大,在科学知识讲解环节,团队通过现场制作、组装以及展示国旗升降台,详细讲解了国旗的相关知识。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孩子们亲手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脸上洋溢着自豪和骄傲的笑容。
下午,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团队成员们还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两两一组的螃蟹运球比赛让孩子们在欢笑中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青“咔”行动——帆布包绘画活动则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孩子们结合当地民族文化服饰、美食、经济作物、自然景观进行艺术创作,在白色的帆布包上用五彩斑斓的颜料描绘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美育效果,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文化产业振兴;学习打跳和傣族舞蹈,孩子们不仅领略了民族文化的魅力,更增强了民族认同与文化自信。活动的最后,一曲《歌唱祖国》大合唱,响彻云霄,饱含着孩子们对祖国的深情厚谊。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还特别安排了一项特殊的行程——带同学们到边境国门参观。边境国门前,团队成员与移民管理警察、村干部、傣族小朋友们,小手拉大手,共同唱响《歌唱祖国》,并合影留念,这一幕不仅让孩子们亲眼见证了国家的强大与边界的安宁,也深刻理解了守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此次玉溪师范学院“七彩童趣”志愿服务团本次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乡村学生的暑假生活,也加深了团队成员对乡村教育现状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与支持,深切体会到了守护边境线不仅是国家的重任,更是每一位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国门的安全直接关联着国家的安宁与繁荣,守卫边疆不仅是边防警察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当铭记于心、力所能及去支持的崇高事业。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与边防警察心连心,肩并肩,共筑新时代安全防线,书写新时代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