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心织梦——笑语里的曾庄支教故事
发布时间:2024-08-13 阅读:
导语:暑假期间,来自济南的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团“泉韵荷香”赴菏泽郓城县“小荷学堂”支教队走进玉皇庙曾庄小学,他们一行6人在这里开启了为期3周左右的支教生活,期间通过课上课下各种形式开展了旨在寓教于乐的“七彩课堂”。在活动结束的前一天,他们同村里人一起举办了“村晚”,热闹非凡。
缘起——曾庄初识
“山大支教的学生快来了吧?”“哥哥姐姐们什么时候来呀?”——曾庄村党支部书记段于磊,在队伍7月13日到达的第一天就向队员转告村里的乡亲们和小朋友们长久的期待,这一天晴空万里,太阳高照,下午段书记在与支教队交流过程中提到,曾庄是一个具有2000多人的大村,当地人重视教育,特别欢迎支教队伍的到来。据了解,菏泽市团委、郓城团县委、玉皇庙镇领导以及村委都十分重视这次支教活动,村委在去年进行了房屋翻新,也为迎接这支支教队做好了充足准备。
“泉韵荷香”队与小朋友们的初次相逢不是在课堂、不是在家访,而是以一种大家都意想不到的方式——当天晚上,孩子们结伴到村委,趴在门上,透过门缝呼喊:老师!——这此起彼伏的童真的 “老师”唤起的是对队员们未来支教的期待,唤起的是支教队员们将作为老师的责任与担当,更唤起的是他们对未来的希望!他们渴望朋友,渴望知识,也渴望队伍在村里注入新的活力。
梦盈——课堂再续
本次支教课堂中,在“小荷学堂”提议的“七彩课表”基础上,支教队伍开展了“四史”教育专题、暑期防溺水讲座、心理健康疏导、牙齿保护课程、学业辅导讲解、音乐鉴赏课、读书会、手工制作课等等。除此之外,队伍在前期备课中还额外加上了特色课程:有来自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的高思琪同学为小朋友们讲解“价格的秘密”;化学与化工学院的韩轩同学讲授化学实验课,依托家里常见材料,如小苏打、食醋、紫甘蓝、碳酸汽水、葡萄干等,带领小朋友们实操;物理学院的李贝一同学,通过天文知识的科普,解答宇宙中“星团”的奥秘……丰富精彩的课程让小朋友的知识世界大为惊叹,把欢笑留在课堂,支教队员跟孩子们亦师亦友,既是课堂上的老师,也是课后的大哥哥大姐姐。但课程的意义远不止教授,更在于培育,一系列课程的指引,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在他们心里种下了对未来希望的种子:世界不只有曾庄,曾庄不是全世界。未来的路需要他们自己走,只有拼搏奋斗才能迎来机遇,进而真正理解小时候课堂上的知识。
在将别前,村支书段于磊书记倡议:“我们共办一场乡村晚会为支教队伍践行吧!”支教队与村民、家长、学生等在村委人员及队长李贝一的统一安排下经过报名、筛选、排练最后呈现出了一场包括歌唱、舞蹈、武术、戏剧等热闹非凡的“支教情,话乡村”晚会。段书记在致辞中说道:“要发挥青年大学生的先进性,为基层乡村注入新鲜血液,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的支教,能影响乡村的学生,让希望的种子发芽、开花、结果,回馈社会,报效祖国。”晚会在全体大合唱的《送别》中结束,送别过去,迎来明天。
未竟——明日后会
有过四次支教经历的韩轩同学感慨道:“尽管这是我第四次支教,但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风景带给我、也带给孩子们不同的体验。我透过“村晚”看到了村里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烂漫的性格,它也激励着我积极面对生活,这次很有可能是我本科期间最后一次支教,但我的心永远与孩子们相连!”
支教队到达的第一天,路旁玉米才到小腿,经过大雨滋润,阳光鼓劲儿,现在长得高过大人,硕果累累,将要收获。这是玉米的成长,也像孩子们的成长——小小香荷,快快长大。
据悉,“泉韵荷香”支教队是郓城县从国内知名高校招募的小荷学堂支教团队之一。2024年暑假,郓城县共招募了来自山东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的14支团队、95名大学生参与到了小荷学堂的支教活动中,他们除了开展防溺水、交通、食品、网络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活动,还结合孩子们的实际需求,开展知识普及、兴趣拓展、温馨陪伴等活动,陪伴680余名学生的快乐假期。当地政府及县、乡团委积极做好大学生志愿者的对接和服务工作,为他们提供全面的后勤服务和安全保障,全力护航小荷学堂支教活动的顺利开展。
作者:李贝一 来源:郓城县团委
社会实践推荐
- “莓”力无限,共筑乡村振兴梦
- “‘莓’媒与共,兴新向农”实践队深入日照农发集团蓝莓特色产业基地
抵达基地后,实践队员们首先被这里浓郁的乡村气息和生机勃勃的蓝 - 08-13
- 悠泉传墨“郓”,红烛护清荷
- 山东大学学生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泉韵荷香队在菏泽郓城参加了当地团委组织的“小荷学堂”暑期支教活动,支教地为郓城县玉皇庙镇曾庄小学,
- 08-13
- 绘心织梦——笑语里的曾庄支教故事
- 山东大学学生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泉韵荷香队在菏泽郓城参加了当地团委组织的“小荷学堂”暑期支教活动,支教地为郓城县玉皇庙镇曾庄小学,
- 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