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平邑县特色金银花富农产业,探索特色乡村产业发展经验,助力乡村地区产业发展,8月14日,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邑”路前行实践团前往临沂市平邑县团委、农业局进行座谈会交流。
在团队老师带领下,“邑”路前行实践团与团委老师进行面谈交流,深入了解金银花产业发展模式。
自然、社会、文化、经济共铸平邑发展模式。“邑”路前行实践团与团委进行座谈会中了解到,平邑有蒙山、浚河、三千年历史、红色革命精神、金银花以及石材经济产业,这些共同组成了金银花产业得以发展的四梁八柱,推动着金银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随后,“邑”路前行实践团前往农业局进行二次座谈会交流,园区服务主任和局长深入透彻地给我们讲解了平邑地区得天独厚自然气候环境、金银花产业发展模式、金银花未来发展方向。
局长首先给“邑”路前行实践团指出,金银花以药食同源,助推特色平邑产业助发展。平邑地区是金银花地原产地,种植历史悠久,且金银花作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2002年87个药食同源之一,因此金银花成为了平邑县特色富农产业得以发展的开端。
因地制宜,独特条件造高质局长向“邑”路前行实践团介绍平邑地区地处中国南北秦岭——黄河分界线的边缘,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孕育出优质的金银花产品,平邑县也成功成为全国金银花产业中心,占据全国金银花产业量的60%,对外贸易量80%。平邑地处南北暖流交汇处,雨量充足,且平邑地处蒙山阳面,有蒙山阻挡,空气形成对流,雨水更为充分。而金银花植物根系发达具有很好的吸水性,能够涵养水源,平邑多雨条件与金银花涵养水源相辅相成,既保护生态,减少土地流失,又涵养金银花植物本身,造就高品质金银花产品。
复合系统,不与粮争地,不与菜争田局长对金银花种植模式进一步做出讲解,多年来,平邑人民秉持“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在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背景下,实行“上山不下滩,不与粮争地,不与菜争田”的模式,以复合系统种植金银花,把95%的金银花栽植于丘陵山崖,创造了小流峪治理“平邑”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农业局局长、主任进行座谈会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昌恒 摄
局长为“邑”路前行实践团继续讲解到平邑县金银花产业积极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以药食同源为依托,发展B2B以及B2C的新模式,结合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以及人才完成金银花产业补链和强链的发展,共同助力金银花产业发展。以一、二、三相产业融合,推动以龙头产业为中心助力金银花产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升级,解决小微农户难以对接大市场的难题,促进农户多样化收入土地流转所得、为企业提供金银花采摘的劳动所得、成为企业股东所得,真正做到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农户的增收阔收。
通过这两次座谈会的交流和学习,“邑”路前行实践团受益匪浅,对对平邑县的金银花产业发展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方便实践团总结平邑科创成功经验,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发挥专业特长,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贡献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