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归分类,绿途启航
大学生网报 江苏徐州 8月17日电 (通讯员 郁彤)
近日,江苏师范大学的一支充满活力与热情的实践团队——“分投行动”垃圾志愿先锋团,踏上了前往徐州市心缘志愿者服务中心的旅程。该中心位于徐州市泉山区湖滨街道湖滨新村96号楼4单元对面平房,是当地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阵地。实践团队此行旨在通过一系列公益活动,提高当地居民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理解,与心缘志愿者服务中心携手合作,为社区带来温暖与帮助,同时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社会实践机会,让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检验与升华。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与认同,更为徐州市的公益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图为调查团成员在与宣传。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郁彤 供图
活动伊始,调研团成员选取了徐州市心缘志愿者服务中心周围的社区作为“垃圾分类”活动的第一站,其原因是服务中心周围的居民对志愿活动接受度较强,居民素质较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高,从而对垃圾分类更加关注,更有利于活动的开展。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重视,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垃圾分类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调研团成员组织了一系列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走进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向公众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参与意愿度,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活动中来,共同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
调研团的工作在社区开展主要分为社区宣讲和游戏互动环节,社区宣讲环节主要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进入社区进行知识宣讲三种方式来增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调研团的成员在社区门口醒目的位置安放了横幅,得以使得居民进入社区就可以看见,对于闲暇的居民,调研团成员就会进行细致的讲解,宣讲的内容主要包括垃圾分类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当然,除了这种传统的社区宣传方式,调研团也进一步开发了垃圾分类小游戏,主要是面向社区里的小孩,从根源将垃圾分类的意识贯彻到日常生活中。这个游戏主要是分辨物品的垃圾性质,主要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厨余垃圾。

图为调查团成员在商场宣传。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郁彤 供图
调研团不仅在社区开展了活动,并且成员们还深入了周围的商场进行宣传与调查,对商场的垃圾分类情况做了勘察,也对工作人员对垃圾分类意识做了问卷调查。在活动其中,调研团不仅开展开展了活动,也安排成员对参与人员的感受进行了一个调查,其中参与的居民都表示调研团成员工作认真、细致,态度和蔼。参与活动的小孩也都很开心,对调研团成员们表达了他们的感谢。此次活动,社区的居民表现了积极参与活动的风貌,也都表示对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的支持,同时也表示以后愿意去接受更细致的垃圾分类培训,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贡献。
由此可见,在本次活动中,居民的表现了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接受以及对垃圾分类学习的积极态度,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许多居民自发愿意组成垃圾分类委员会,督促社区公民在丢垃圾的时候进行垃圾分类,此种行为不仅提高了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还促进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社区公民和调研团成员都深刻意识到,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推动。因此,调研团将继续加强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为构建更加绿色、环保的社会贡献自身的力量。
从起源到归途,垃圾分类之路虽长且艰,但只要全社会携手并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江苏师范大学将一如既往地践行绿色使命,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要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垃圾分类将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践行垃圾分类共同守护生物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是我们必须要践行的事。
通讯员:郁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