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一同“吃学住行”,一心益伴播散梦想与爱

发布时间:2024-08-19     阅读:

团队名称:“一心益伴”实践团

实践地点: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时码小学

实践内容:“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见之”。2024年7月中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学院“一心益伴”实践团赴淮安市涟水县时码小学开展为期十天暑期社会实践,通过教育帮扶和陪伴关怀的形式和与事实孤儿同吃同住,实地调研需求,及时提供反馈,播撒梦想与爱的种子。

图片

“涟校连家”时码学校,是江苏淮安涟水县委、县政府重点建设的一所解决全县范围内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寄宿需求的乡村寄宿制学校。学校以“让这里成为师生幸福的家园”为办学宗旨,以“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为育人目标,着力打造“涟校连家”品牌。学校现有学生376名,男生200名,女生176名,借宿生202名,长期留校学生51名。

图片

实践团聚焦“事实孤儿”这一社会问题,调动青年热情,发挥青年力量开展调研、帮扶、关怀系列实践。团队成员全部安全抵达涟水县时码小学后,在当地老师的带领下熟悉了校园并与时码小学的同学们见面,并积极了解同学们的生活和家庭状况,自发开展维护菜园子等活动,充分体悟“他们需要什么”“我们能干什么”图片

时码小学校长徐瑞、稽建松老师与团队成员开会,介绍学校、学生情况,共同商讨实践开展具体内容。

图片

学院辅导员陈越、刘思佳老师前往实践点实地考察学习,与时码小学确立实践基地关系,促进实践长效发展。

“小老师们”在熟悉同学们的基础之上,开发了一系列暑期特色课程包。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还有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红色基因,蓝色梦想”的引领下,开设覆盖全年级的数学科普、航空航天科普课程和一系列拓展实践课,真正做到文化下乡、身心关怀的反哺实践。
图片图片
阅读、体育、剪等拓展课程上,同学们感受文化、开怀大笑,不止拓宽了视野,也将梦想的种子深埋心中。

图片图片
结束了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成员们与当地的学生也产生了丰厚的感情,将知识和文化留下来,也将牵挂和关爱持续下去,成员们与事实孤儿建立12对书信结伴关系,持续关心关怀陪伴成长

作者:吴晨,梁建培,郑哲原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L5Z_Hwq1bLxVCFeL4lP8DQ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科技富乡,智慧兴莒—2024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东北林业大学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乡野清风拂心田,我以语桥筑梦间
  • 乡野清风拂心田,我以语桥筑梦间
  • “国语兴乡,推普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作为一群青年志愿者,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广普通话,踏上了为期两周的支教推普之旅。这两周,
  • 08-19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