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沿习总书记足迹,寻湘红迹忆”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湘红寻迹队”爱国主义教育团队赴广西全州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8-21     阅读: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团结各族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为凝聚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响应二十大号召,2024年7月2日起,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湘红寻迹队”调研小组赴广西全州县,开展以“沿习总书记足迹,寻湘红迹忆”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该活动通过实地宣讲、课堂授课、创新红色文创产品等多种形式追溯习总书记迹忆、体悟爱国主义红色文化,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开启了一场学思践悟的探寻之旅。
       桂林是一座沉淀着数千年历史的山水之城,也是一片承载无数荣耀记忆的红色沃土。作为湘江战役的主战场,全州县是红军活动区域最广泛、发生战斗最激烈、留下战斗遗址最丰富的地区,现在仍留存有脚山铺阻击战旧址、三大渡口等革命遗址遗存168处,数量居桂林市17个县(市、区)第一位。

实地宣讲之行:追溯往昔峥嵘岁月,忆湘江回忆
      7月2日上午9时,调研团三位成员准时抵达湘江战役纪念园,近距离参观纪念园,讲解员为青少年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课堂。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的广西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进行了为期五昼夜的激战,这就是著名的湘江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最为惨烈、最为关键的一仗,直接关系着红军的生死存亡,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触摸历史、感悟历史中,感受沉甸甸的精神力量,鼓舞着青少年要缅怀革命先辈,激励着他们前行。

 
红色课堂延伸: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
       7月4日—5日,调研团队前往才湾初中和才湾镇天湖小学进行生动而有趣的授课,将“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三大阻击战——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等红色故事生动形象的弘扬湘江战役的历史,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体验学习”,以“小切口、大主题、好故事”的组合宣讲模式开展“移动宣讲”让理论宣讲“潮”起来。宣讲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对湘江战役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在课后主动查阅相关的资料,让学生们在寓教于乐中学党史、悟真理、明方向。
 
红色助力之路:用红色文创产品激发青少年的兴趣,促进红色传播
        调研团成员根据湘江战役纪念园外形进行设计周边文创产品,文创产品既要“方向正”还要“接地气”。根据课堂宣讲对象设计了一套与湘江战役纪念馆外形相似的学生学习用具,以奇特的外形和红色为主题的尺子深受学生们喜爱,让红色基因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之中。
宣讲结束,调研团成员利用“线下+线上”的形式,对不同年龄段、性别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涵盖21个问题,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基本常识题、爱国主义教育态度题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实践题。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为今后更好地推动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历史文化素养,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他们表示,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爱国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继续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韦家兰    来源:原创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安徽学子三下乡:学好普通话,迈进新时代
  • 推广普通话,奋进新征程
  • 泰院化整为“苓”实践团队,探索低分子药物肝素钠!
  • 湖北师范大学常青藤实践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收官!
  • 河南工大学子三下乡:访聚百强乡镇,擘画振兴蓝图
  • 河南工大学子三下乡:青春三下乡,筑梦正当时
  • “沿习总书记足迹,寻湘红迹忆”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湘红寻迹队”爱国主义教育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