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感悟党史文化,传承党史精神党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崇高精神品质,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源泉,这些精神既是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动力。弘扬党的精神,有利于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深入学习党史,贯彻党的革命精神,了解先辈们的革命历程,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育添锦色,杏坛振新声”实践团队于7月20日走进青岛市市北区的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了解党的历史,继承党的精神,宣扬党的风貌。
走向党旗,心心向党实践队员们来到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面向庄严的党旗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敬畏之情。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海岸路18号,2013年7月正式建成,2023年1月10日正式恢复开放。纪念馆房屋建于1904年,原是四方机厂职员宿舍,德式建筑,砖木结构,外墙为红色清水砖墙,蘑菇石墙基,后这里成为青岛早期党组织传播马列主义、播撒革命火种、领导工人运动的重要阵地。青岛党史纪念馆建有大型主题雕塑“引领”、报告厅、党史主题公园、宣誓广场、观众服务中心及专用停车场,集园林、休闲、瞻仰、教育为一体。面向党旗,实践队员们对党的敬畏与钦佩之情溢于言表。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到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随着红色文化的兴起,党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灵魂和脊梁,因此党史纪念馆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促进人民了解党的历史直通车。
走进馆中,聆听思想实践队员们走进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中,观党的思想的来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和社会主义的事业而成立的。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不断推进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灵魂的所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走进党的思想指导之源,实践队队员们更加坚定了要坚持党的思想指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坚定理想信念,思想上主动向党的先进思想靠齐。走近为中华民族危亡而忧心,不断探索新思想,最终决定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志士仁人,实践队员们面向雕像,缅怀起了为中国未来而救亡图存的先辈们。
走入旧址,深化精神走入党史纪念馆,深入了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辉煌历程。这次参观,让实践队员们深感震撼,不仅是因为那些记录着革命先辈们英勇事迹的珍贵文物,更是因为那一段段充满血与泪的历史所带来的启示。历史的印迹给实践队员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穿过岁月的长廊,仿佛能看到革命先烈们在战火中讨论中国的未来。
这次参观,让实践队员们深感革命精神的传承意义,要传承革命精神,就要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就要始终保持对人民的热爱,就要始终保持对革命事业的执着,更加坚定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决心。实践队员们将以党的英雄人物为榜样,以党的珍贵文物为鞭策,以党的伟大历史为动力,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入党宣言图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一聿 供图
(通讯员:王一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