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3日,伴随着夏日的蝉鸣与稻香,淮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青山绿水绘新图,沃土丰年谱华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满怀激情与梦想,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本次活动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号召,以"乡村振兴,青年担当"为主题,深入安徽省蒙城县坛城乡,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社会服务与调研活动。
活动期间,团队组织了“烦恼箱”心理健康活动,邀请了坛城中学八年级的学生们写下他们的烦恼。这些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要想走进他们的心,取得他们的信任并非易事。刚提出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的烦恼这个提议时,班里的几十位同学因为缺乏安全感不敢说话。团队成员们首先分享自己小时候的烦恼,拉近关系,活跃气氛。最后通过让大家把烦恼写在纸条上匿名投进“烦恼箱”的形式来分享自己的烦恼。
图为学生向烦恼箱投纸条(于思洋摄)
“爷爷奶奶在家里带我,可他们的思想和我不一样,我有时候给他们讲他们也不明白……”一位留守儿童这样说道。由于留守儿童家庭中祖辈家长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爸妈的受教育年限,而且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在与孩子的亲密接触之中,祖父母的观念无意中会传播给孩子,还有一些祖父母因文化低、思想旧,无意识地给孩子传授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并且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应有的沟通和交流,空间和时间的距离也会使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拉越远。
图为学生在纸条上写下的烦恼(于思洋摄)
留守儿童不是一个模糊的群体,而是无数鲜活的个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关心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实践团队既给予留守儿童物质上的帮助,也赋予了他们精神上的慰藉。留守儿童千千万,我们当与政府、社会和家庭携手共同发力,补充留守儿童“心灵营养”让他们身心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