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随着近年来对绿色环保的重视和对自然环境的科学治理,从前的雾霾满天逐渐变为了蓝天白云,涸水荒木也逐渐变为了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其中重要的一环便是生态环境中的水质问题。水质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用水健康,还会对水域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保持良好的水质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附近水系众多,主要以九龙湖水系为主,九龙湖水系最南部分已包含在校园之内,其水质好坏对学校内景观建设,生态环境甚至于师生健康有极大的影响,生活在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校园也是我们每个师生所期望的。为东大师生的生活环境保驾护航,为九龙湖周边小区居民的水质检测提供实践标准,本社会实践项目对九龙湖附近水系(包括九龙湖,校内湖,梅园景观湖等等)水质进行调研,对不同位置不同时间的水质进行对比,通过数据处理,资料查询,访谈相关人物的方式了解近年来水质情况与治理方案,并为未来更好的水质治理提出一定的参考性意见。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对九龙湖水系四部分水域进行水质调研,分别为九龙湖水域,校内湖北侧二期工程水域,校内湖南侧一期工程水域,梅庵景观湖水域。对于每处水域,我们分别找出几个确定位置定点取样,通过比较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不同深度的水质情况,了解水质好坏的决定因素。同时对该四处水域水质情况进行整体性比较,对比水质差异。另外,我们对相关负责人员采用访谈的形式,了解近年来该水域治理方案与未来治理规划。最后,通过实地调研梅庵景观湖水流进出及循环系统,数据分析其水质情况,查询相关治理资料等方式,为梅庵景观湖水循环系统提出合理的参考性意见。

此次社会实践项目将调研得到九龙湖附近水系(九龙湖水域,校内湖北侧二期工程水域,校内湖南侧一期工程水域,梅庵景观湖水域)水质情况,切实了解以上水域近几年水质治理方案与未来规划,并比较得出同一水系下不同水域间水质的关系。通过数据分析与整理,为东大师生与九龙湖周边小区居民的水质检测提供实践标准。最后,通过实地调研与搜集资料,为梅庵景观湖水循环系统提出合理的参考性意见。
校内采集样本:

校外采集样本:

实验结果汇总表
水样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pH |
6.33 |
6.83 |
7.11 |
7.46 |
7.30 |
7.23 |
高锰酸盐指数(O2,mg/L) |
22.6 |
23.9 |
19.0 |
28.7 |
19.6 |
19.6 |
氟化物浓度mg/L |
0.32 |
0.34 |
0.19 |
0.41 |
0.27 |
0.23 |
氨氮浓度mg/L |
0.83 |
0.91 |
0.68 |
0.92 |
0.63 |
0.06 |
总磷浓度mg/L |
0.35 |
0.36 |
0.24 |
0.77 |
0.27 |
0.06 |
我们心怀憧憬,期盼着那幅理想中的画卷早日铺展——绿水绕青山,清波映碧天。每一滴清澈的水流,都是大自然最纯净的恩赐;每一座苍翠的山峦,都承载着生态平衡的厚重责任。让我们携手并进,以行动守护这份宝贵,减少污染,植树造林,让希望的种子在每一寸土地上生根发芽。相信不久的将来,绿水青山将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美好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