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了深入传承和宣传中国非遗文化,在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中,我们团队作为中华文化传承团,以线上和线下融合的方式,查阅学习绒花的发展,实地考察了南京民俗博物馆,追根溯源,体悟民俗文化的同时,实现与非遗文化精神内核的同频共振,欣赏了解绒花。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我们团队于2024年7月10日参观南京民俗博物馆。走入南京绒花,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绒花工艺品。有形态各异的花朵,还有栩栩如生的人物走兽,更有典雅大气的绒花簪品与头饰。经过我们的学习查阅,了解到绒花是一种以蚕丝为主要原料的丝绒造型的民间手工艺品,谐音“荣华”。绒花的制作过程包括劈绒、勾条、打尖、传花等4个部分。它经历了明清时期的兴盛、民国时期的繁荣,新中国成立后命运几经起伏。直至2006年南京绒花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绒花才再一次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欣赏了众多造型雅致,色彩丰富的绒花后,我们怀着跃跃欲试的心情,亲身体验了绒花的手工制作。观赏绒花工作室老师制作时一气呵成,但我们自己制作时却状况百出,更加意识到非遗传承技艺的必要与不易。最后在绒花工作室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大家聚精会神做出了各种形态各异的花朵。我们团队对制作完的绒花头饰爱不释手。更加体悟到非遗绒花的魅力,坚定了传承非遗绒花的决心。

本次到南京民俗博物馆实地参观,中华文化传承团充分了解到绒花的发展起源与制作过程以及技艺传承的现状。深刻体悟到巧手编织之下绣藏万千气象,非遗绒花具有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感。它们不但是博物馆中静默的历史,更应该成为生活的艺术,点缀修饰日常,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出光彩。接下来,我们实践团队将会学以致用,以身作则进行绒花的制作与。在南京、无锡、苏州等地进行宣传,始终走在非遗绒花传承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