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发展成就观察团 · 乡有所医,医有所保——武汉大学赴多省调研乡村医疗保障制度实践队实践纪实(四)

发布时间:2024-08-23     阅读:
实践背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强化部门联动,加快补齐短板,分类精准施策,优化参保结构,提高参保质量,维护群众依法参保权益,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就医的后顾之忧。”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医保部门聚焦巩固提升“基本医疗有保障”成果,持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强化三重制度保障,梯次减轻群众负担——包括发挥基本医保主体保障功能,稳定住院待遇水平,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增强大病保险减负功能,普惠性提高居民大病患者报销水平并对特殊困难群众精准实施倾斜支付;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化解困难群众高额医疗费用负担。
此外,政府落实分类资助政策,巩固应保尽保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防范化解病贫风险,指导各地做实做细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患者监测预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协同相关部门实施综合帮扶,同时推动促进慈善等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帮扶,加快构建多元化帮扶格局,牢牢守住了不发生因病规模性返贫底线。
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医疗保障始终是关乎民生福祉的关键一环。乡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有效缓解了村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风险,这对于提升村民的经济安全感和社会稳定性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的提高,村民的福祉得到了切实保障,进而增强了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些成果表明,乡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持续优化,对于促进乡村社会和谐与进步,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实践安排
7月25日至8月7日,乡有所医,医有所保——武汉大学赴多省调研乡村医疗保障制度实践队队员常烜晨王君睿和徐雅洁前往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四川省宜宾市嘉乐镇卫生院、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以个人调研形式开展实践。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以卫生院工作人员、村民等不同主体为调研对象,通过面对面深度访谈,了解当地医疗保障制度实际实施情况。
 
实践集锦
  •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泽州县和阳城县
深度走访
7月25日,实践队队员常烜晨聚焦医保制度,采访了三位村民,了解了他们对医保制度的看法和实际需求,听取了群众在实际生活中对医保制度的呼声。村民对医保制度的期望和愿景,展现了医保制度在乡村的普及与成效。而采访过程中村民也反映了一些关于医保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报销流程繁琐、部分药品不在报销范围等。
 
面对以上问题,加强乡村信息化建设、推广电子医保凭证将有利于简化报销流程。同时,加大对村民的宣传培训力度,推动提高他们对医保政策的知晓率和操作能力。同时,医保政策的发展也要及时回应群众扩大医保报销范围的心声,推动相关部门加快医保目录更新速度,及时将临床必需、疗效确切的药品纳入报销范围。同时应加强乡村药品供应体系建设,确保村民能够便捷地获取到所需药品。
实践队队员通过走访晋城市当地卫健委和当地诊所,收集了关于医保制度的基础资料,如大病保险的城堡病种等。随后,队员重点采访了两位乡村医生。作为长期驻留当地的乡村医生,医生们详细阐述了医保制度对乡村医疗工作的积极影响,包括就医率提升、医疗负担减轻等方面,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使得乡村医疗条件逐步改善。同时,医生们也坦诚地指出了医保制度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报销流程繁琐,部分药品不在报销范围内,村民很多仍然容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等。这些都体现出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任重而道远。
实践感悟
实践队队员常烜晨
在此次调研中,我深刻体会到医疗保障制度在乡村地区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它不仅关乎村民们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到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实践,我更加坚定了为乡村医疗事业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同时,我也认识到在推进医保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乡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求,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生根、惠及民生。
 
  • 四川省宜宾市嘉乐镇卫生院
深度走访
8月7日早上,实践队队员王君睿前往嘉乐镇卫生院,对周院长进行了采访。队员就村内医保政策和实施情况等问题进行了询问,并了解到医疗保障制度在嘉乐镇得到了有效实施,政策普及度高,整体上提高了乡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尤其是在提升政策的便捷性上,嘉乐镇做了较多努力,如设立专职人员对村民就医后医保报销进行引导,增加报销的途径和简化流程等。
 
 
随后队员在卫生院寻找到了一位受访者,就身体、家庭基本情况和参保报销等问题与她展开了沟通。队员了解到有关外出务工人员参保和异地报销的问题。一是报销政策的异地差异可能导致报销标准和流程不一致,流程更加繁琐,需要提供多种证明材料,增加了报销难度。二是,异地报销存在门诊、住院不能报、比例低等问题,让外出务工人员觉得参保不划算。改善该问题需要简化参保流程,提供线上参保服务,降低参保门槛,特别要关注流动性较大的务工人员,推动医保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逐步统一不同地区的医保报销标准,减少因地区差异带来的报销难题。此外,还应该提高医疗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均衡性,特别是在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的地区增设医疗点。
同时,队员也在实践中发现城乡居民对医保政策的基本认知不足。当地可以改变宣传方式,如定期在社区举办医保政策工作坊,邀请专家进行现场讲解和答疑,增加居民的参与感和互动性。相关部门可以与学校、企业、社区中心等合作,将医保政策教育纳入他们的常规活动或课程中,同时也可以鼓励居民提出对医保政策的疑问和建议,通过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来解答和采纳居民的反馈。

 
实践感悟
实践队队员王君睿
通过实地调研,我对医疗保障制度的实际运作和城乡居民的实际需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深刻感受到医保政策对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尤其是技术的进步为医保服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建立线上平台,不仅可以简化参保和报销流程,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优化政策,提供个性化服务。另外就是加快异地医保政策协同的必要性,推动实现更公平、高效的医保服务。
 
三、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
深度走访
8月6日开始,实践队队员徐雅洁共采访了三位村民、一位乡村医生和一位乡卫生院医生。通过面对面的访谈,队员深入了解了村民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及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认知、参与情况及满意度。
队员了解到德安县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为大多数村民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医保缴费和报销流程越来越便捷,村民们可以通过手机在线完成缴费和报销操作。村委会和乡村医生在医保政策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村民们对医保政策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但同时,医疗保障制度还存在一定发展潜力。医保费用逐年上涨,对部分家庭造成经济压力,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医保费用成为一项不小的负担。对此政府可以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力度,适当减免其医保费用,推动医保政策与扶贫政策相结合,确保贫困家庭能够享受到更加优惠的医保待遇。 另外,报销比例和报销范围依然有待提高,需要有关部门调整和完善医保政策,适当提高慢性病和进口药的报销额度,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推动医保目录的更新和扩展。
 
实践感悟
实践队队员徐雅洁
在调研过程中,我观察到乡村医疗保障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仍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医保费用逐年上涨,对于部分经济困难的家庭而言,医保费用成为了一项不小的负担。其次,医保的报销比例和范围有限,特别是慢性病、进口药及门诊费用的报销额度较低,难以满足村民的实际需求。再者,大病保险制度在乡村地区的普及率和实际应用率不高,村民对其了解有限,且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限制。此外,医疗救助制度的申请流程复杂,村民对其了解不足,导致部分符合条件的家庭未能及时享受到救助。这些问题共同制约了乡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效性和覆盖面,影响了村民的健康福祉。
在调研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乡村医疗保障制度对于村民生活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和使命。我更加坚定了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此次调研实践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乡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和问题。这些经验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此次调研实践,我对乡村医疗保障制度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认识。我意识到医保制度的完善和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同时,我也更加关注乡村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希望为乡村的繁荣和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国高度重视乡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为全面提升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国家不断加大对乡村医疗保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一方面,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确保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深化医保制度改革,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提高医保待遇,切实减轻农民就医负担
在政策引导和各部门协作努力下,我国乡村医疗保障制度将不断优化,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加公平、高效的医疗服务,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作者:付悦 陈梦怡 陈晓珺    来源:武汉大学“乡有所医,医有所保”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长大学子三下乡|践行青春使命,安全与你同行——长安大学实践团队深入店坊河村开展安全
  • 茶韵悠悠,青春筑梦;山香袅袅,智慧助农
  • 发展成就观察团 · 乡有所医,医有所保——武汉大学赴多省调研乡村医疗保障制度实践队
  • 丹峰竞秀映碧波,长老寻胜览奇峰
  • 当青春的脚步踏上古老的土地,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赴广东韶关“赤峦寻幽,岩影觅迹”丹霞地质地貌科普调研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在
  • 08-23
  • 追溯红色文化,探寻红色精神
  • 竹镇烽火——红色记忆与英雄赞歌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