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河海大学材料院学子赴金坛华胜社区开展科技艺术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8-25     阅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河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科创艺坊”金坛社区科技艺术教育实践团,前往常州市金坛区华胜社区,协同蒲公英妇女儿童关爱服务中心,为暑托班儿童开展科技艺术类课程。
实践团成员先后带领暑托班儿童讲解了非遗漆扇和金坛刻纸的起源和发展,并现场示范了漆扇和刻纸的创作过程,手把手教小朋友们如何运用色彩搭配与图案设计,创作出自己满意的漆扇与刻纸作品。
非遗漆扇,源自中国古代的精湛工艺,其起源可追溯至汉代甚至更早,是漆器工艺与扇子艺术的完美结合。起初,漆扇主要用于帝王贵族的仪仗,象征着权力和地位,后在唐代达到制作技艺的巅峰,成为宫廷和贵族的珍贵收藏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漆扇逐渐融入民间生活,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如今,非遗漆扇不仅是纳凉的实用工具,更是传递历史文化、展现东方美学的艺术品。其制作工艺复杂精细,包括选材、制骨、上灰、打磨、髹漆、绘制等多道工序,每一把漆扇都凝聚了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金坛刻纸是流传于常州市金坛区的非遗民间艺术,素有“江南一枝花”的美誉,其历史脉络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历经百年风雨洗礼,更显其魅力独特与底蕴深厚。金坛刻纸寄托了金坛人民驱鬼祛邪、祈福迎祥的美好愿景,带有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带给观赏者强烈的艺术张力。

实践团携水利智慧,引领水文化教育新风尚。依托河海大学深厚的水利背景,成员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生动实例,深入浅出地向孩子们阐述“水利强国”、“治水兴邦”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互动性强、贴近生活的科学小实验,激发孩子们对水利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水的力量与奥秘。
实践团成员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水的PH值检测方法,并通过家中最常见的白醋和小苏打向孩子们简单介绍了酸碱反应的过程。随后,实践团成员利用食用油、清水和色素教孩子们制作了彩虹雨。

青春如火,照亮志愿服务之路;青年如松,扎根社会奉献之林。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实践团带领孩子们走进了一个科学与艺术氛围浓厚的世界,激发了小朋友们爱国爱水的情怀。同时,实践团成员也在此次社会实践过程中受益匪浅。
 
作者:王紫涵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法润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地普法调查
  • 法润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地普法调查
  • 21世纪的社会是法治社会,我们国家也正从各个方面努力促进社会法治文明。法律不但是我们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武器,同时也必将成为我们工
  • 08-25
  • 社会实践览旧址,参观觉醒民族魂
  • 安徽学子三下乡:青春筑梦,和谐共建;心手相连,温暖同行
  • 安徽学长三下乡:助老服务,为爱发电
  • 走进一汽感受魅力,探索汽车工业辉煌
  • 安徽学子三下乡:走进杨家山,情暖老人心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