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三下乡——红色教育基地同行队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主题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24-08-25     阅读:
   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作为连接城乡、服务农村的重要桥梁,旨在通过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文化素养,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青年学生社会实践的需求。大学生作为青年学生的代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渴望通过社会实践来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我们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下乡”实践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红色文化传承与弘扬。农村地区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许多革命历史遗址、纪念馆等都坐落在农村地区。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深入农村,了解和学习革命历史,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也有助于推动红色文化在农村地区的传播和普及。
   “三下乡”实践活动的背景是多方面的,既体现了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视和支持,也满足了青年学生社会实践的需求和愿望,同时助于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我们主要有以下三个实践目的:深入学习革命历史,通过参观冀鲁豫纪念馆,了解冀鲁豫边区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深入学习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中,我们有幸邀请了来自菏泽市二十二中的学生一起与我们参加,开展了很多内容:
参观纪念馆展览:学生们会首先参观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的各个展厅,如“星星之火”、“浴血抗日”、“逐鹿中原”和“革命儿女”等,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详实的图文资料和生动的场景还原,深入了解冀鲁豫边区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背景和英雄事迹。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会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包括历史图片、文物文献、枪炮、板车、旗帜、鞋包等实物展品,这些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者”,生动再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史场景。
聆听讲解与互动:纪念馆内会有专业的讲解员带领学生们参观,并详细讲解各个展厅的内容和背后的历史故事。学生们可以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也可以与讲解员进行互动提问,以更深入地了解革命历史。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还可以参与一些互动环节,如观看纪录片、参与模拟战斗等,以更加直观和生动地感受革命战争的艰辛和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在纪念馆的烈士纪念区,学生们会整齐排列,面容凝重地默哀先烈,表达对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这种仪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和爱国情怀。学生们还可以参观革命烈士的遗物和纪念碑,了解他们的生平和事迹,感受他们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综上,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中前往冀鲁豫纪念馆的具体活动项目涵盖了参观展览、聆听讲解、缅怀先烈以及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多个方面。这些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我们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加“三下乡”实践活动,对我们而言,是心灵与知识的深刻洗礼。此行让我们对历史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识,从书本的抽象到亲眼所见的真实,我们深感意义重大:
1.深刻认识革命历史:深入学习革命历史是新时代青年的责任。通过参观冀鲁豫边区纪念馆,我们深刻认识到了革命历史的艰辛与伟大,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大义和信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和年华。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增强社会责任感:只有深入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本次活动中,我们沉浸历史,了解当代学子对历史的认识,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大学生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3。增强团队协作于友谊:“三下乡”的活动中,我们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默契。面对各种挑战与困难,我们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克服困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红色文化的体验和学习,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重要意义与价值,让我们从眼前无数的典型事例中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教育。我们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让大学生深入农村、红色景区等地,了解历史与国情,增长知识和才干,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马晴 张悦 张允 周怡然 张东灿 孙双茜 徐菲    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红色教育基地同行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