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是世界文化的发源地,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承黄河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助力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我们要传承黄河文化,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所以在本次暑假曲阜师范大学“九曲黄河青春行 溯源拾遗绿色行”实践队来到了黄河的下游:滨州市滨城区市中社区韩声杨村,对在此暑假对黄河流域的文化进行了探究。黄河并不仅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并且也是文化起源的发源地。

河流是城市的发源地,为了更好的了解黄河流域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我们在7月中旬对黄河流域城市的变迁进行了资料的考察,黄河流域的城市变迁也反映了人地关系的演变。历史上,黄河流域的农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受到了黄河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改造。我们了解到了黄河下游是在山东地区,主要文化起源是龙山文化。“平屋”是黄河下游农村特有的民居,七十年代前,多见于北部,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是前辈留下的永久性居住产物。建筑以青砖砌基,半米余压间草隔潮、泥坯垒墙,两米余上梁、架檩、盖箔、压苇把、后上大泥,这类房子可谓冬暖夏凉,抗风能力强,但防雨性能差,每年春季上泥一次。

在以上的基础上,我们对黄河文化进一步了解。我们了解到黄河有着母亲河文化,同时它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源地,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众多学派的代表人物均活动于此,形成了民族独特的思想哲学。并且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均起源于黄河流域,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黄河流域也是文学艺术的繁荣地,它催生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形式,比如诗经,楚辞等文学经典以及各种戏曲拥有舞蹈等艺术形式。同时黄河文化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认同和文化基因。这对我们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原来黄河背后有这么多的文化底蕴。

在7月20号到22号,我们参加了相关的黄河展览馆,从历史渊源,风俗人情,生态治理等多个方面系统的展示了黄河文化的相关故事,深刻阐述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人合一,不屈不挠等文化内涵。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了许多知识,同时我们也有反思那么其他人他们到底聊不了解这些文化?为了进一步加深人们对黄河流域文化的认知与了解,我们打算在科技馆对小朋友进行一次相关知识的讲解。为此同时我们也在当地寻找了相关的工作人员,让他们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在这个小小的活动中,我们明显的感受到了一代一代人薪火相传,共同传播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符号,承载着华夏文明的集体记忆,是民族感情的重要载体和民族亲和力与凝聚力的核心。传承黄河文化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为文化强国提供精神基础。所以我们本次社会实践进一步了解了黄河文化,并加强了对黄河文化的宣传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