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黄色的玉米地中,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弯腰劳作,他们不是农民,而是来自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志愿者。7月8日,这支由学生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来到了四角楼村,与当地农户并肩除草,共同维护农田的整洁与丰产,这是该校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
玉米作为农村的主要经济作物,其种植管理直接关系到村民的收入水平。然而,随着劳动力的外流,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下的老年人和儿童难以承担起繁重的农活。学生们的到来,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更为村民们提供了科学种植的新思路。
玉米田里,杂草丛生,对作物的生长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志愿者们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很快就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和赞许。他们在高温下辛勤作业,或蹲或站,逐一检查并除去每一株杂草,确保不遗漏任何角落。
“看到这些孩子们不怕脏、不怕累,我们心里真的很感动。”一位姓李的村民说,他自己年纪已大,体力不如从前,“有这些年轻人的帮助,我们的劳动效率提高了很多。”
此次“三下乡”活动的举办,是学校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通过这样的三下乡活动,大学生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同时也让农村的生产活动得到了新鲜血液的注入。这种双向的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随着太阳缓缓西下,一天的劳动结束了,虽然同学们汗流浃背,但脸上挂着的是满足和快乐的笑容。通过这样的活动,他们不仅给乡村带去了劳动成果,更传递了青春的正能量,架起了城乡之间的桥梁。
随着夜幕降临,玉米地恢复了宁静。明天,这里将迎来新的劳作者,而这群大学生也将带着这次难忘的经历,继续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但在四角楼村的土地上,他们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那是青春的汗水,也是希望的种子。
(黄琴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