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空巢老人”的现象尤其引人关注。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匆匆前行,却忽略了那些岁月静好中默默守候的身影——那些不可避免的成为了空巢老人的长辈们。
今年夏天,我有幸参与到一次意义非凡的“三下乡”活动中,我们的主题便是慰问那些需要关怀的老人。这次经历,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探访,更是一场深刻的心灵洗礼,让我们对生活、对责任、对传承有了全新的认识与感悟。
在活动中,我们前往那些斑驳的老城区,走访了多位老人。这些老人大多已经年过七旬,基本都是退休在家,而他们的子女在外居住,只留下他们独自生活。
如今社会高速发展,老城区里只剩下割舍不了过去的中年人、老年人,还有被父母送来的小孩。时代是快节奏的,但老城区是慢节奏的,这里充满了生活气息,他们有买了菜之后坐在门口闲聊一直到做饭时间的,有带着自己的孙子孙女散步的,还有的在小区的健身器材旁一边运动一边聊着天,是比市区多了一份淡然与祥和的。
进入老城区的那一刻我们就被这沉淀的安详击中了,穿过充满年代感的盖着篷布的大门,我们看到许多在一起闲聊的老人,于是索性加入他们,在闲聊中了解他们的生活与需求。虽然我们是从别的地方来的陌生人,但是他们还是像和认识的人那样与我们交谈。我记得有几位奶奶慈祥的笑着和我们聊天,她们的头发已然花白,但是眼神中却透露着对生活的热爱与精神。说着说着有的奶奶开始讲述过去的故事,那份对过往的怀念与珍惜,让我动容。甚至有些老人开始为我们传授经验,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连接永远不会褪色。
成员与老人交谈
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位听障老人,我们与他交流时完全看不出他是一位听障人士,虽然他不怎么开口,但是却句句都回应我们,直到我们发现这位爷爷带着助听器。还有一位秦老师,在我们找到秦老师之前,一直在和我们交流的老人便说秦老师是这儿有名的怪人,他不怎么和别人交谈,也不主动加入他们的闲聊,但我们去与他聊天时却发现他十分的平和与慈祥,甚至是期待着我们去跟他聊天,在交谈中他告诉我们他是高中教师,教了几十年的语文了,如今已经退休,也算是桃李满天下了,他的老伴儿在家里准备午饭,他们虽然生活不愁,但还是期待儿女们经常回来。虽然老城区里大家总是聚集在一起,但是每当到了中午或下午,大家就会陆续回到家中,闲聊时是一堆人聚集在一起,但离开时却是一个个独自离开,让我们看着有些莫名的难受。
我们的另一个任务是解答疑问。由于儿女不常在家中,这些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有许多没有被解答的疑问,最常见的就是手机上的疑问,不管是老年机还是智能机,都有老人有所疑惑。我们认真负责的为他们解决疑惑,耐心教导他们能独自完成他们想要学会的操作。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的操作,但对于他们而言却是新的知识,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方便。看着他们充满学习的热情,以及学会那些简单操作后的喜悦都让我心中涌起一份满足与快乐,我们也切实地帮助到了这些慈祥又热情的人。
成员为老人解决疑问
这次慰问之旅,让我有了许多深刻的思考。首先,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老有所依”的意义。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不能忽视对老年人的关怀与照顾,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心灵的陪伴与理解。其次,我意识到作为年轻一代的责任与担当。我们有责任将这份爱心与关怀传递下去,让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通过这次活动,我也经历了一次成长,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如何用心去感受他人的需求与情感,不仅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还锻炼了我解决问题以及组织活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珍惜与感恩,珍惜眼前人,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份遇见,多多陪伴家里的老人。这些宝贵的经历,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