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院化整为“苓”实践团队,探索科技赋能走进贵州
发布时间:2024-08-28 阅读:
大学生网报网8月28日讯(通讯员 毛雅婷)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从党的百年宣传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动祖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7月10日起泰州学院医药与化学化工学院“化整为‘苓’”暑期志愿实践团队的李阳洋同学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展本次社会实践与调研活动,以围绕深入探索低分子肝素钠的降解并在家乡进行红色研学之旅。在这段难忘的历程中,实践队员更深刻的了解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程和牺牲的烈士们,让实践队员感悟颇深,心灵得以洗礼,受益匪浅。
图为实践场所照片 李阳洋摄
96载的风雨兼程,96载的铁血荣光,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土地革命到改革开放,人民军队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战争时挥血洒汗,保家卫国;和平时抗震救灾,为人民保驾护航,是人民可靠的后盾。一路走来,人民军队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也写下了点亮今天新征的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图为实践队员实践过程照片 李阳洋摄
在烈士陵园中,实践队员认识了很多之前从未了解过的烈士英雄。例如:林青,1911年4月20日出生于毕节七星关区一个贫农家庭。13岁就当学徒受尽资本家压榨屈辱的林青,心里埋下了争取自由、追寻光明的种子。1926年,他到重庆谋生进入一家进步话剧团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走上革命道路。1927年,因参加重庆民众支援北伐战争的运动而被捕。1929年出狱后考入重庆美术专科学校,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来转正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图为实践队员实践过程照片 李阳洋摄
红色研学之旅结束了,但是它的影响却将在未来影响实践队员久久不散,同时重新认识到了红色文化的伟大和重要性。未来将继续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践队员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伟大的祖国和民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泰州学院毛雅婷 来源:泰州学院毛雅婷
社会实践推荐
- 【暑期三下乡】安徽创新馆实践活动
-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层出不穷。安徽创新馆作为我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旨在推动科
- 08-28
- 乡村画意盎然,青年手绘未来
-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和苏州理工学院的绿野笔迹乡村绘梦实践团队于7月6日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的民乐
- 08-28
- 携手共建实践基地,凝聚育人合力
-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而社会实践则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为了给在校大学生提供走进基层、锻炼的机会,枣庄学院与薛城区沙
- 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