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田园梦工程”社会实践广德行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中央宣传部等十五部门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号召,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田园梦工程”实践队赴广德市新杭镇太极洞开展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寻太极真意,扬振兴精神 7月14日上午,团队抵达位于广德市的太极洞。太极洞是一处融合自然美景与文化遗产的独特地标。作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以其壮丽的溶洞景观吸引着游客,更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著称。
太极洞因其独特的地质构造而闻名于世,其岩洞蜿蜒曲折,令人如置身仙境。洞内钟乳石奇妙多姿,犹如大自然的艺术品,每一处都散发着岁月的沉淀和自然的神秘。走在洞内,仿佛穿越时空,探寻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除了引人入胜的地质景观外,太极洞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据历史记载,此地自古便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传说中曾是古代道士修行的地方。洞内保存有众多道教文化遗迹和石刻,这些古老的符号和文字,见证了中国道教文化的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太极洞的魅力,广德县旅游局特别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参观活动和旅游服务。游客可以在专业导游的带领下,深入探索太极洞的每一个角落,感受自然之美和文化之深。同时,当地的民俗表演和手工艺品展示也为游客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文化体验。
团队抵达太极洞 队员与管委会合影
观非文遗产,感传统艺术 7月14号下午,团队参观了皖南根雕非物质文化遗产。根雕起源于宋代,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如今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根雕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通常选用形态奇特的古树根作为原材料,艺匠们根据树根的形状、纹理和自然特征,精心雕琢出各种生动的形态和富有艺术感的图案。无论是动植物的形象、山水的景致,还是吉祥的神兽和人物故事,皖南根雕都展现了深厚的民俗文化和精湛的手工艺。
除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外,皖南根雕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件根雕作品都蕴含着艺匠对自然、对生活、对传统信仰的深刻理解和表达。它们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文化的传承与载体,见证了时代变迁和人民精神的传承。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皖南根雕的独特魅力,当地政府和文化机构经常举办根雕艺术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这些展览不仅展示了根雕的多样风貌和技艺水平,还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推动了根雕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皖南根雕,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不断吸引着国内外艺术爱好者和文化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它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艺术活力和文化魅力。
队员出发去往展馆

队员与展馆工作人员合影
参与此次三下乡乡村振兴活动,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感悟与成长。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乡村现状的深入调研,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
在活动中,我亲眼见证了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挑战与机遇,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与村民的亲切交流,我更加理解了他们的期盼与需求,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我深感荣幸能够参与到这样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业中来。在活动中,我不仅学习到了许多关于农村发展、农业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还学会了如何与村民建立深厚的感情,如何倾听他们的声音,如何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这些宝贵的经验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