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赴青岛开展葡萄酒行业发展潜力调研团的团队成员们来到了青岛葡萄酒博物馆,这个由人防工程改建的地下博物馆,是中国首个以葡萄酒为主题的博物馆,占地面积达8800平方米。博物馆不仅展示了葡萄酒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还充分展现了葡萄酒的艺术与工艺。


博物馆的访问让团队成员们对葡萄酒的认识有了新的提升。他们通过一系列的展览和介绍,了解到了葡萄酒与人类文明相似的悠久历史。博物馆中的资料表明,早在公元前6000年,格鲁吉亚人就已开始酿造葡萄酒,而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金字塔壁画中,则详细记录了古埃及人采摘和酿造葡萄酒的场景。此外,中国古代也有葡萄酒生产的记录,起始于汉朝,即公元前206年以前。
随着调研的深入,团队关注到了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士创建的张裕酿酒公司,这标志着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的开始。而青岛,作为中国北部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其在葡萄酒行业的地位也不容忽视。1912年,青岛葡萄酒的问世,标志着这个城市葡萄酒工业的兴起。值得一提的是,青岛不仅是中国最早生产葡萄酒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第一瓶大香槟、第一瓶威士忌、第一瓶白兰地的诞生地。这些历史事件,为青岛葡萄酒行业的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调研团队在博物馆内,详细了解了葡萄种植和酒类生产的历史变迁。从德国人在青岛创建第一家葡萄酒作坊开始,到1930年德商美翠石洋行收购并命名的美口酒厂,再到酒厂在历史变革中的多次转型,青岛葡萄酒行业经历了起伏跌宕的发展过程。不仅如此,调研团队还参观了珍藏多年的老酒标和百年橡木桶等珍贵文物,这些都见证了青岛乃至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悠久历史和发展脉络。
在参观调研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们被青岛地区的葡萄种植历史所吸引。据史料记载,青岛已有200多年的葡萄种植历史,尤其是平度大泽山一带,葡萄种植面积广阔,品种优良,如大泽山的龙眼、崂山的玫瑰香等,都是当地知名的葡萄品种。然而,早期这些优质葡萄多用于鲜食,而非酿酒。这一状况直到1912年才得以改变,德国人的尝试不仅成功酿造出葡萄酒,还催生了青岛地区第一家葡萄酒作坊,为中国最早的葡萄酒之一。
调研团队还特别关注了青岛葡萄酒行业在全球葡萄酒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青岛葡萄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高品质,不仅在国内市场上赢得了广泛赞誉,同时也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成为中国制造的国际名片之一。同时,青岛葡萄酒厂的独立发展和创新,使得它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销售网络,产品出口至美国、意大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塑造了中国品牌的国际形象。

最后,团队成员们进行了总结讨论,他们一致认为,通过实地参观和深入交流,对青岛乃至中国葡萄酒产业的起源、发展以及未来趋势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学院计划将此次调研的成果融入到今后的教学和科研中,以期推动中国葡萄酒教育和科研的进步,同时为提升国内葡萄酒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做出贡献!